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6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跨文化视野中的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发现 ,不同的文化中幸福感的标准与来源存在差异 ,主观幸福感理论模型主要有自我决定模型、多维模型以及目标模型。积极的自尊、关系满足、生活意义与规范、父母期望等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主观幸福感有着不同的影响。主观幸福感模型的文化整合 ,使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文化在幸福感中的作用和机制 ,未来的主观幸福感理论模型应该综合考虑不同文化的影响 ,从而能够深入地理解幸福感。  相似文献   
42.
国家、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取决于内在的整合力量。中国的传统是以文为本 ,比较重视文化整合 ,并很成功。我们应继承这一优良传统 ,避免西方的那种将民族宗教问题高度政治化处理而带来的弊病。联系新疆稳定与发展的实际 ,我们文化整合的战略应是针对民族分裂主义的“三个我们的” (我们的宗教是伊斯兰、我们的民族是突厥、我们的祖国是东突厥斯坦 ) ,明确“三个高度认同”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的高度认同 )。这里的参照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43.
阐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理论研究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逐渐打破传统理论封闭、静止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框架,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翻译理论中诸如“等值”、“忠实”等先验性标准和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女性主义理论者在这一潮流中,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批评范式,动摇和解构传统理论和话语霸权的思维模式及其深层结构,而且在不断改变自身“边缘化”、“他者”地位的同时,积极参与具有多元结构、多种声音的崭新翻译理论的全面构建。  相似文献   
44.
文化整合模式在企业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因价值理念和管理风格等文化上的差异引发的激烈冲突导致的企业整合失败屡见不鲜。应用何种文化整合模式解决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成为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难点。本文以华菱集团为例通过分析华菱集团文化整合各个不同阶段所采用的文化整合模式来探索一条企业集团并购重组后文化整合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5.
产业集群既是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要求,也是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地理集聚与文化整合均为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路径,共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与协同创新。地理集聚是当前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具有规模经济与外部效应的双重优势。文化整合是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思路,拓展了区域文化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46.
采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人类学田野工作入手,对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原因进行了现象学分析,总结出影响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状况的主要原因,结合拉祜族山区的实际情况在介绍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中国本土化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47.
48.
《社科纵横》2019,(2):123-127
随着清廷对准噶尔军事斗争的不断胜利和西域新疆的开辟,改变西北边疆差异政治下的多元政治格局,逐次推进边疆地区的内地化,以主动的文化整合提高帝国的均质化发展,提高边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和向心力,加强帝国在边疆地区的统治,便成为雍乾两朝西北边疆政治的主要内容。文化整合在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以内地化为目标的行政整合,在河西走廊—东天山地带逐次推行州县制,以东天山地带新设之镇西府及所属州县划归甘肃省,为文化整合奠定政治基础;其次是以儒家化的学校教育体系建设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为主的文化建设,提高边疆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再次是以政府提倡、民间主导的地域性汉化坛庙系统建设,辅助政府层面的文化整合,增强两地的文化同质性;最后是以移民屯垦与定居农业城镇建设为主的社会整合。经过雍乾以来中央政府持续的政治整合,终于将河西走廊—东天山地带由清前期的"边陲要地"塑造为雍乾以后的"腹里要冲",成为清帝国建构的战略枢纽,河西走廊—东天山地带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9.
50.
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整合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整合的目的在于创造共同的文化归属感、构建共同的民族认同感以及培育共有的民族精神。为实现这一目标,多民族国家都在探寻适合本国特点的文化整合策略和模式,包括自上而下型整合和自下而上型整合;强制性整合与诱致性整合;制度化整合与非制度化整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