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7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71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胡秋原先生是大陆赴台知识分子中具有影响力者之一,这种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矢志于民族主义密切相关.他的民族主义内涵十分丰富,如政治面相的国家至上论,文化面相的超越前进说,学术层面的理论历史学等.不过,他的理论历史学的唯智倾向,超越前进说的含糊性,以及国家至上论对自由民主的遮蔽,使其民族主义亦显示出若干局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文化观是确立在“新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因此,马克思文化观是新唯物主义的文化观。马克思所倡导的文化是为了实现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广大群众的精神解放的,因此,马克思文化观是群众的文化观。正是这种本质性存在才使得马克思的文化观同马克思的前人的文化观具有原则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由主义产生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最为深重之时,中国自由主义者在道德热情与逻辑理性的张力与矛盾中,批判传统以扫清救国建国的障碍,倡导自由民主以启智救世,苦心探索,呼号于世.但理论与现实层面的双重困境致使自由民主的价值诉求沦为空洞的口号,无法真正落实.严复、胡适、殷海光以及林毓生、张灏等中国四代自由主义者历经近一个世纪的艰苦探索,从对传统的拒斥、疏离走向反省和认同,逐渐走上一条理性沟通的新路,昭示出中国自由主义传统文化观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吴趼人文化观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趼人文化观的构成是多层面的 ,从其发生和发展来看 ,它以体认“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为起点 ,以接受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的思想为中介 ,在吸收和批判西方文化思想的过程中 ,表现出对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在探索中国未来的道路时 ,其文化观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各种思想的交锋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是其小说创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6.
《理学谵言》是汤用彤在民国初期发表的一篇关于儒家文化的论文。汤用彤在文中详细阐述了朱子学和阳明学尤其是朱子学在拯救国家民族危机、提升国人精神道德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理学谵言》反映了汤用彤对朱子学的推崇及会和朱王的倾向,并体现出汤用彤早期的文化观。青年汤用彤一方面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倡导文化救国,另一方面抨击西方文明的没落,充分体现了汤先生早期的爱国热忱、忧惠意识和他志在“为往圣继绝学”的历史使命感,彰显了汤用彤当时现代保守主义的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17.
在现存的关于文化批评的专论中,金斯利很少被放在重要的位置来研究。更令人遗憾的是,他还多次被划入"非利士人"——即阿诺德当年称作"与文化为敌者"的范畴。事实上,"非利士人"所崇尚的,恰恰是金斯利所反对的,这种对立的根本缘由可以从金斯利的文化思想中找到。金斯利是著名的社会改革家,不过,在改革的起点问题上,他所持的观点与当时的大多数改革家不同。他始终抱有一个信念,即改革始于心灵。这一信念构成了他的总体文化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胡适与陈序经文化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以后,西化与守旧的斗争转换为全盘西化与折衷调和的斗争,两个激进的西化论学者胡适与陈序经站在了斗争的第一线。由于他们的认识方法不同,个人经历有异,他们的全盘西化论在意义上并非一回事。  相似文献   
19.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融管理和会计于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其特性自然是依管理的特性为转移,并随着管理特性的发展而发展.文章从管理会计必须同社会文化观相结合.对数学方法应用问题的重新认识,研究的视野从"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扩展三个方面对现代管理会计的新思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青年尼采的文化观是生存论性质的。陷于“绝望的真理”中的生命需要辩护,需要文化给予它何以生存的正当理由。希腊日神文化和酒神文化分别赋予了个体生活和永恒生活以正当性,而悲剧文化则同时给予尘世生活和形而上生活双重的辩护。悲剧文化的现代意义在于,在“宗教退潮”之后,它担当了宗教的救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