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73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692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陈晓明作为当代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批评就已表现出独特的风采。他对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和作品的关注表明了其文学态度。他对后现代理论的研究以及使其与文本联结的方式使他的批评表现出一种审美风格,而他在理论上的叛逆品质与质疑的批评方法使其批评风格越显个性,越显独特。  相似文献   
992.
西海固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自提出至今,经过西海固作家不断努力的创作及评论家的积极理论梳理与建构,在文学界内受到充分关注和肯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评论,相关的评论文章非常多见.在地域文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对西海固文学这样一种较为典型的地城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梳理与研究,很有必要和意义,对相关西海固文学评论文章的梳理与研究更显得重要.避开此研究领域内大多数论者普遍论及的西海固文学主题,视角转向对西海固文学评论文章的研究,在梳理西海固文学评论文章的基础上,分析西海固文学评论发展的情况,包括西海固文学评论存在的现状、价值、视域、问题与前景等.同时,努力探求西海固文学发展与评论之间的深入关系、相互作用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93.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为谋求自身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革命活动中兴起和形成的。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到梅林、普列汉诺夫、瞿秋白、鲁迅等,不少杰出的文学批评思想家,都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提出并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成为我们制定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宋代文学批评文献数倍于前朝,但梳理这些研究可以发现,有关宋代文学批评话语特色的研究还不多;从民族"象喻"思维特性出发,系统审视宋代文学批评的话语特色,则几乎没有见到.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潘殊闲教授新近出版的《宋代文学批评的象喻特色研究》一书,可谓独辟蹊径之作.  相似文献   
995.
《社科纵横》2015,(2):107-113
20年前的"《废都》热"与所谓的"陕军东征"堪称文坛的一次强烈"地震",它带给人们的震惊、引发的争议以及对之后文学的影响,都值得总结和反思。《废都》的主题是"自废"与"废人",由此决定了它将性描写作为文本的重心,而当初和"陕军东征"一起备受指责的"商业炒作"问题,其实是因社会还不习惯文学图书市场化而产生的。总体而言,陕军东征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996.
李衍柱教授,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文学组专家组成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在文学理想论、文学典型论、文艺学范畴论、文学批评论、信息时代与文艺学范式转换论和“思孟学派”美学研究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997.
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分属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范畴,批评也在话语理论的冲击下走向文化研究,两者并不全然是对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文学批评为文化批评积累了丰富的方法和经验,同时文化批评也可以激活文学批评,从而走向更宽广的批评视野。  相似文献   
998.
由文学作品和文学问题引发的争鸣现象,形成文学生存与发展状态的聚焦点,折射出文学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的内在活力与外部影响,以及文学与时代的敏感关系。因此,反顾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曾自然引发或有目的组织的形形色色的争鸣、论辩甚至斗争,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重新认识、把握特定历史语境中文学思潮的生发、演变及其兴衰的原因;文学争鸣传达出的思想倾向、文学观念、审美意识、批评方法等,也从侧面构成原生态的文学发展史与文学批评史。  相似文献   
999.
胡风是怀着对国际普罗运动、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创作和批评活动中来的。胡风解放前的批评主要收录于《文艺笔谈》等七部评论集和《论民族形式问题》《论现实主义的路》等论文中,建国以来的批评主要是"三十万言书"。胡风的文学批评是中国现代革命文艺阵营中最有个性的批评,足以跻身"五四"以来最富原创性的批评之列。胡风的文学批评在现代革命文艺史发挥过重要作用,产生过巨大影响。我们至今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某种活力和理论冲击波。  相似文献   
1000.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传入中国,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使人们以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奠定了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拓展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突出了女性文学的新视阈与新风貌,对女性意识和女性文本的独特关注,也促进了中国女性写作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