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0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482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心雕龙》的经典阐释,必然会引出对古代文论经典当下处境的讨论。当下关于经典影响的焦虑,不仅是被西方文艺理论话语霸权围困笼罩的焦虑,更是今人对自己传统文论经典无法进入、无法“归家”的恐慌。《文心雕龙》成为“龙学”,本来就是知识按照力量来衡量,进而被纳入一种体系化的解释和研究洪流的结果。中西批评的参照系不同,但倘若依据共同的文本,则在阐释平台相同的前提下,无疑都会获得一种稍微深入的、中西互诠、阐释循环的妙趣,本文拟以《通变》篇为例就此试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72.
@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文心雕龙>为代表,中国古代修辞学完成了从"自然发生"到"自觉探索"的转型,这是中国修辞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这次转型使中国修辞学研究境界得到了整体提升:一方面,中国修辞学研究从此走上了理性认识的道路;另一方面,它揭示了修辞学发展的内在动因,进而促进了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中古时代所称赏的作品,有许多《文选》未录,此处选取《文心雕龙》、《世说新语》、《诗品》所提名所称赏而《文选》未录者,以及曹丕、傅玄、挚虞《文章流别论》、诸史书、《文镜秘府论》所提名所称赏而《文选》未录者,进行分析,并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74.
本文针对"《文心雕龙》不言陶渊明"一说作了考辨。在关于《隐秀》篇阙文问题未有绝对定论前,不必断然认定"不言陶"之说。同时"不言陶"并不代表刘勰轻视陶的文学成就,而其原因有二:世近易明,无劳甄序;世极迍邅,遗落草泽。  相似文献   
75.
刘勰不仅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文艺论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刘勰一生著述颇丰,见之史书著录者有《文心雕龙》、《文集》、《刘子》以及众多的碑文,随着近现代《文心雕龙》学的勃兴,对刘勰生平和思想的研究也越发深入和拓展。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曾说过:“人知‘文刘’而不知‘哲学’久矣,虽有辨者,用力不足,难排众口”。  相似文献   
76.
历代文章优劣得失,后人评论往往不及当时人评论之确切。齐梁时期刘勰的《文心雕论.知音》篇及相关篇目中提出的文学鉴赏理论,对于我们尽可能的接近作品原意、较为客观准确地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齐代以前的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心雕龙》作为一部骈体文的典范之作,文辞精练,用典颇多,难点很多,在对《文心雕龙》中有关文学鉴赏的术语进行疏证阐释时,运用训诂文字的知识加以诠释,以期更加确切了解它们的内涵,使宏观的认识置于微观的研究,更好的挖掘刘勰文学鉴赏的理论价值和成就,并对我们研究和鉴赏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一个视角和范例。  相似文献   
77.
刘勰《文心雕龙》对宋玉的批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肯定了宋玉创制新文体的功绩;二、揭示了宋玉文学创作的成就;三、确立了宋玉与屈原并称的文学史地位。刘勰的宋玉批评确立了宋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8.
文心雕龙》学已经历前史和独立两期并呈现为注疏、评点、传译、解析诸形态,依托本土文化资源解析《文心雕龙》是一条更为重要的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79.
文心雕龙》标志着古代文学教育思想的基本成熟,其教育思想与其文学理论直接相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刘勰意图改变当时文风,廓清文坛弊病,确立后学师法的矩矱范式,以及指授后学为学门径与渐进程序等方面对《文心雕龙》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授受内容和目标宗旨等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更准确地把握古代文学思想的民族特色,并为古代文学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0.
他者是与主体相对的概念,相较主体而言,他者的显著标志就是差异性。宇文所安对《文心雕龙》的选择与翻译,既是译者个人眼光和社会群体共同想象相互作用的产物,又是一个独具创造力的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期待。宇文所安破除西方对强制统一性的执迷,用自己独特的方法阐释《文心雕龙》的价值,并对其差异性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重构。他的解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