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1056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242篇
丛书文集   1139篇
理论方法论   459篇
综合类   4855篇
社会学   811篇
统计学   3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664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717篇
  2008年   755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在考场上一个好的作文题目一般能给你增加两三分,如果有些特别好的作文题目,得到老师的欣赏,能产生五分甚至更多的效果,所以,作文首先要拟个好题目。作文拟题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32.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劳动,是多种语文能力的综合应用。综观今日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令人欢喜令人忧。喜的是学生知识面较之以前有所拓宽,热爱写作的新秀也层出不穷。然而这决不能掩饰令人担忧的一面:有些学生在抄作文,这部分学生赖以成文的“后盾”是大本小本的《作文选》、《优秀作文》等,似乎去掉了这“拐杖”便寸步难行,令人汗不敢出;有的把某篇作文当“传家宝”,多次抄用,略加修饰居然从小学用到初中,岂不怪哉!这种“走捷径”、搞“拿来主义”的做法,值得警惕。针对这一严峻现状,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让学生“过五关”的方法,收效颇好。  相似文献   
33.
本文质疑了张爱玲、苏青文学创作对今天女性作家创作所呈现出的负面影响 ,并从三个方面剖析了两位作家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局限和问题。  相似文献   
34.
在英语写作课堂上,尤其是在特殊用途英语方面,日趋重视对体裁的教学。通过具体分析书评体裁的区别性特征,展示其体裁特点和分析的基本技巧,把分析结果运用到更广泛的英语写作中。  相似文献   
35.
从经济写作的准备、加工、总合三个阶段的角度 ,详细分析了马克思《资本论》的写作过程 ,阐述了其思想理论体系、写作思维、表达形式等多重转化过程 ,突出了经济写作过程的特性及其目的、任务  相似文献   
36.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走入了一条应试作文教学的误区。如作文结构模式化,语言运用成品化,材料选择通用化,写作缺乏个性化,这是作文教学的悲哀。作文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的生命价值律动的体验。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作文教学一定要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位,加强生活体验,抒写自然之睛,感悟世间万象写出作文“大气”,运用创新思维,使作文溯本求源。  相似文献   
37.
新世纪写作发展的趋势为实用化、网络化。与之相应的高等院校的写作课教学应扬起改革的风帆 ,抓住机遇 ,立足本体 ,改变传统的“口耳授受”的单一教学模式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努力提高写作课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国内保守思潮兴起,一些学者对学衡派进行重新评价,并有明显蹈高的倾向,因而引发了学界关于学衡派功过得失的争论.本文结合具体的历史境遇,拟对其中有争论的三大问题,即文言与白话、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梳理,以期作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9.
在当代文学中 ,池莉惯以“非女性化”写作而著称 ,但她的两篇近作《乌鸦之歌》、《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却显示着作者向“女性写作”的转变。文章从这两篇小说的女性叙述立场、女性成长的叙述话语和作品的审美风格等方面阐述女作家性别创作立场的位移  相似文献   
40.
寓言创作在我国的文学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先泰时起就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流变,到了唐代,更显成熟,这从柳宗元的寓言创作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