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646篇
劳动科学   62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74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955篇
理论方法论   177篇
综合类   1630篇
社会学   339篇
统计学   15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61.
基于2007-2015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滞后模型,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财政政策工具的影响效应进行测算,采用空间偏微分方法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工具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从而呈现财政政策工具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跨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无论在区域内还是在区间均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绩效关系到其可持续发展。采用农村固定观察点对我国各省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比小农户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绩效相对较高,但是其平均绩效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和人才缺乏的问题,且该问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最为突出;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绩效在三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是最高的,其次是农业(龙头)企业,最后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此,提出应完善土地“三权分置”机制,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生产,进一步解决其融资难和人才缺乏的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63.
不同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各异,这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大中小城市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问题迫在眉睫.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资源环境表现为微弱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资源环境约束下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单门槛区间效应,当城镇化率低于门槛临界值0.490 2时,新型城镇化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不显著;当城镇化率超过该门槛时,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发展呈现显著的正向协调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64.
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大量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遵循一定的逻辑,农业具有吸引力是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的逻辑前提,教育和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的关键,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的重要保障.基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逻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提高农业的吸引力,丰富培育体系,完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5.
刘金伟 《新疆社会科学》2012,(1):111-116,142
阶级作为我国历史上分析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困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要正确认识阶级分析的功能,特别是要正确认识阶级冲突的功能,既不能忽视也不能放大。目前,迫切需要处理好几种主要的阶层关系,通过调整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权力关系和身份关系,重塑中国新型的阶层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相似文献   
66.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举措,是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复杂社会难题.理论和社会实践给予了重点关注,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目前,理论研究涵盖了基本理论、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制度建设、水平评价以及人口流动等方面,形成大量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但还存在研究缺乏系统性、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侧重宏观层面等问题.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理论研究的一个趋势,未来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必须更具系统观.  相似文献   
67.
龚厚义 《职业》2016,(20):153-153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中,把公共基础课开展好,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养,是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分析相关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明确了以促进农村信息化为导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方向。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即以“教会上网、教会财务、教会学习”为教学目标的“三会”公共基础课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8.
在我国十六大报告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已取得了突出成效.然而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短视化、自身工业基础的薄弱、企业信息化的滞后等因素将制约新型工业化进程.只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等措施,才能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步伐,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9.
正主持人语:无论人类生活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城市不可避免地成为人类繁衍与发展的重要场所;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以来,研究城市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数千年来,从雅典到威尼斯,从欧美到中国,当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时,城市的研究也有着日益多样化的视角;我们看到,城市的研究与其说是对理想空间的美好构想,不如说是对新型公共生活的持续性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70.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民现代化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正在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民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其主体地位还不相符。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实现农民现代化,必须以制度引领农民现代化、以先进文化引领农民现代化、以现代教育引领农民现代化、以市民化引领农民现代化、以信息化引领农民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