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13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757篇
理论方法论   147篇
综合类   1230篇
社会学   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说起象棋这种斗智斗艺、老少咸宜的文体活动,对于中国人来说,犹如自己的家庭地址一样熟悉。在文体活动的项目中,象棋可以说普及率相当高。泱泱中华,象棋已有几千年历史。在中国,走到哪里都随处可见棋摊,棋迷们相对而坐,面对"楚河汉界"调兵遣将,劳作困乏或旅途寂寞全都消释在棋盘之中,  相似文献   
992.
嘉靖至万历时期历时近百年,是明代政治文化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开始之际发生的"大礼议"是一场士大夫政治与皇权政治分庭抗礼的关键性事件,士大夫群体在这场政治冲突中失败,从而,在正统到正德时期承当士大夫政治体制内领袖角色的内阁蜕变成为皇权政治的附庸和工具。隆庆到万历初年,已经发生蜕变的内阁在国家政治中恢复了话语权,但扮演的不再是士大夫政治中心的角色,而是较单纯的辅翼皇权,甚至运作皇权的角色,从而内阁与期待恢复士大夫群体相对独立话语权的中下层士大夫发生激烈冲突。张居正去世以后,内阁弱化,皇帝与士大夫主流群体的矛盾被凸显出来,庙堂政治功能在此过程中瓦解。以"大礼议"为节点,"青词阁老"、"阁部纷争"、"张居正夺情"、"争国本"、"争矿税监"、"党争"等政治现象,一起构成了百年政治文化蜕变的一幅长卷。  相似文献   
993.
由李之勤先生校注《西域史地三种资料校注》作为《新疆通史》研究丛书之一,2012年3月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所称三种资料分别是:1.明代马理主编佚名作者《西域土地人物略》和《西域土地人物图》,2.清代沙克都林扎布撰《南疆勘界日记图  相似文献   
994.
明代北京长城因其文化特点而带来了审美评价上的难度和特殊意义。北京长城与明代北京审美文化的关系是长城美学评价的认识基点,其中包括长城与明代帝王心态、北京世人心态和幽燕自然、人文风气的关系。北京长城的简约、厚重、变化、豪迈、悲剧、想象之美分别体现其审美文化的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995.
在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宋代宫廷画院的整体水平比明代要高,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复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宋明两代宫廷画院的职官制度、画家的升迁状况和画家的待遇,认为宫廷画家水平受此因素的影响很大。宋代的职官待遇比明代更系统,对画家更有保障,所以更能吸引高水平画家到宫廷画院任职,从而提高画院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明代洛阳文人结社,前已有《明代洛阳的文人集团》给以考索。今复考得若干,遂使明代洛阳文人集团总数达21个,其数量之多,堪称北方之冠。因以作补,以见明代洛阳文人结社之全貌。  相似文献   
1000.
张文德 《西域研究》2013,(3):122-131,156
明代士大夫尤其是江南士大夫在他们的笔记中记载了大量的回回形象,这些记载不仅反映了汉地回回人的现实生活,也反映了汉族士大夫对回回的评价。回回入居中原后,坚守其宗教习俗,张扬其义气性格,汉族士大夫对其有褒有贬。明代士大夫对回回形象的描述反映了汉文化与回回文化之间的接触与碰撞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农耕与游牧、农业与商业两种文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演变也是回回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进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