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05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明清时期,读者作为小说创作、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与小说命名的关系相当密切。其主要表现是:读者与小说命名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心理影响了小说命名;读者影响了小说续书与仿作的命名。深入认识读者与小说命名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探寻明清时期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82.
人文学院高玉海博士的《明清小说续书研究》于2004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并于2005年12月获浙江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果三等奖。小说名著多续书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常见的现象,尽管总体上续书的思想、艺术都没有达到原著的水准,但续书现象却是研究古代小说史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小说续书现象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大多只是作为普及性读物进行介绍,或者是学界重视的专书研究,《明清小说续书研究》是第一部全方位研究明清时期小说续书现象的学术专著。该书共分…  相似文献   
83.
银子咏叹 ,与清代世情小说对银子给予人物性格心理影响描写 ,是相互生发的。明清小说中 ,银子成为叙事作品中人物追求的核心目标 ,制约着人物情感。商业活动、官场忠奸斗争等等也离不开银子 ,于是在插入韵文中借助咏叹刻画人物内心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这一咏叹模式 ,体现了商人伦理———商品社会表现的重要关目 ,渲染了作品的人文背景和民俗风气 ,对书中形形色色人物的言论行事动因 ,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4.
早期北美明代小说的翻译和研究受到欧洲汉学的影响。自1933年赛珍珠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水浒传》英译开始,北美对明代"四大小说"和其他重要作品的翻译和研究陆续达到了高潮。北美汉学家(包括在北美的华人学者)对明代小说翻译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种类和数量上,更多体现在重视版本的选取和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而且译者一般对所翻译的文本有长期较为深入的研究,因而很多英译本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的必备参考书。在明代小说研究方面,北美汉学家也是很重视对批评方法的理论探索,涌现了不少重要成果。通过对北美明代小说的翻译和研究的出版情况较为系统的概述,重点选介具有影响的学者的代表作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研究兴趣和成果,以呈现北美汉学在这方面的努力探索与成就,同时也展望北美与东亚学者在这一领域更多交流合作的未来。  相似文献   
85.
刘红军 《学术交流》2008,(4):147-149
关于<儒林外史>的创作素材,何泽翰、李汉秋、朱一玄等前辈学者已经做了大量考证、编辑工作.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阅读明清相关史传笔记资料,又发现一批<儒林外史>的创作素材,现将其中部分材料整理出采,供研究者们解读<儒林外史>时参考.这些材料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属于论者已有考证、引述,但笔者又发现另有出处,予以补说.另一类属于论者所从未引述过者,现一并整理出来,述为一编.  相似文献   
86.
在日本文学史中,有很多文学作品是通过模仿中国文学的作品而创作出来的,被称为"翻案文学".这种翻案作品在日本江户时代特别兴盛,出现了很多模仿中国明清小说的作品.日本文学中翻案现象的兴盛反映出日本民族善于模仿并在模仿中努力再创造,是一种跨文化交流中的融汇和逾越.  相似文献   
87.
明清六部优秀小说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并深刻地质疑和批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正统伦理,同时不同程度地张扬生命伦理,把生命伦理作为质疑和批判正统伦理的思想理据。可以说,这一共同的思想内涵是中国古代思想史最后一个高峰的组成部分,对于今天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一是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道德哲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二是促使我们对生命伦理予以高度的重视;三是明清小说批判正统伦理、张扬生命伦理过程中的困惑和迷惘,促使我们寻求正确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88.
文言小说"谐"与"笑"常常被理解为诙谐、嘲弄、滑稽、幽默等等与笑话和喜剧有关的词义内涵。而事实上,在文言小说中,"谐"与"笑"有着大于谐谑的内涵。"传奇"最初是对相对于正史而言的地位低下的小说的谦称,但到明万历以后小说虚构已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以传奇法而志怪甚至成为有意的创作手段。到清代中期,文言小说观念的变迁异常明显,作家对小说"非信实"文体特征公开认同,对谐词胜于正史的教化作用相当自信,上述这些都是小说虚构观念发展的表现和证明。  相似文献   
89.
孙膑是明清小说中一位备受关注的历史人物。在塑造孙膑形象时,明清小说家大多着眼于他的聪慧、战争谋略以及与庞涓的恩怨,凸显他的军事才能。因受佛、道等思想的濡染,明清小说更为孙膑形象增添了一抹神魔色彩,使之广泛为普通民众所熟知和接受,孙膑因而成为行业神和民间信仰中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90.
明清小说的劝化倾向是受一定历史时代和社会思潮深刻影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道德伦理劝化和人格劝化,而这些劝化内容往往又要借助题名、入话、诗词、尾评等不同的文本形式来体现.明清小说的劝化倾向既体现在小说文本创作方面,又表露于小说理论,而小说家的作品自序或代序更是了解作家劝化思想和小说劝化倾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