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3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18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2 毫秒
61.
62.
《周易参同契》是魏伯阳的代表作,其中不乏可供发掘的文学艺术财富。《大丹赋》列于《周易参同契》之中,由骚体歌辞构成,文辞包涵易学和道家的思想,带有浓厚的仙道气息,融入汉代的文化,呈现出较为独特的丹易参同、情理合契的艺术价值,解读它需要明确其中的象征含义。《大丹赋》产生于东汉末年,是系列丹技类赋开风气之作,在赋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普及,教学改革与互联网的联结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对分易”教学平台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的探索运用,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新领域,该平台也日益发挥出了它的优越性:1)时尚的班级考勤及分组功能,便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及学生思想的碰撞;2)“对分课堂”的精讲和留白,有利于师生共建和谐平等课堂;3)“亮考帮”作业管理及隔堂讨论功能,提高学生知识内化水平;4)灵活多样的线上练习和随机提问,创设性的构建过程性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64.
65.
66.
运动前热身很重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人体肌肉的伸展性下降,关节变得僵硬,如果热身不充分,很容易引起肌肉拉伤、扭伤及膝关节受损等。不热身易造成肌肉拉伤运动医学指出,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都称为肌肉拉伤。运动中的肌肉拉伤,大多是由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所致,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韧带和肌肉会更脆、更僵,肌肉比较紧。如果准备活动没做好,甚至没做准备活动就进行剧烈运动,就很容易受伤。  相似文献   
67.
学界对《四库全书》库本提要的价值讨论不多,估价不足。笔者以金毓黼先生所编《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易类》为例,参以文渊阁、文津阁库本提要,与浙本、殿本《四库全书总目》进行比勘后认为,库本提要自有其独特价值,一是可证《总目》等诸本提要之误,二是可补诸本提要之缺失。   相似文献   
68.
基于季节性易逝品短销售期和短保质期的“双短”特性,其高额利润通常伴随着较大需求不确定性,而且一旦错过销售季节,其极低的残值将导致巨大经济损失与资源浪费.折价预售策略将鼓励消费者提前购买,经销商也可通过预售产品数量的获知来提升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性.但消费者在享受预购折价优惠的同时,也可能承担未见到实物产品即进行购买的期望价值损失.此时,经销商若采取回购,则是对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保障,而在产生回购成本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高预售价格与降低实物订货量等方式带来新增利润.考虑策略型消费者行为,对预售与回购联合策略和单一预售策略进行对比,构建两种策略下的经销商收益模型,并得出相应的最优预售价格与最优订购量.研究发现,当商品单位成本较大或回购价格较低时,预售与回购联合策略的实施能够使经销商获得更优收益,且最优预售价格高于单一预售策略,最优订货量则低于单一预售策略,从而为经销商营销策略选择进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9.
吴仰湘 《中国社会科学》2023,(7):181-203+208
许慎《说文序》提到:“其偁《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这是交代《说文》称引经传的文本属性,不料宋明以来疑窦丛生,形成中国经学史上一桩公案。清儒及民国学者对“皆古文”句相继作解,异说纷纭;段玉裁、王国维指“古文”为书体或学派,均有谬误;洪颐煊、宋翔凤、马宗霍专从孟氏易学内容论其古文属性,同为臆测;杨树达径从文本索得真解,但许慎称孟氏今文为古文的疑惑仍未尽释。宋翔凤又分辨汉《易》经为古文、传(注)为今文,意外揭开《易》孟氏今古文之谜。参照《易》孟氏“古文本/今文说”的组合模式,从今古文经本、经说的组配入手,分析汉代七经传承情状,观察两汉经学进程,豁然发现汉代经学并非今古文分立互争的两极化世界,而是今古文交错共存的多样化生态。《易》孟氏今古文真相一旦大白,汉代经学今古文纠纷也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0.
蔡元培翻译观的认识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蔡元培在《国文学讲义.叙言》中隐含的“译即易”的译学观点进行了诠释。认为翻译过程就是译者主体对于文本客体的认识活动,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译者主体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情感等都对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即不同的译本。但译者主体作用的发挥最终还是要受到文本这个客体和原文本作者这另一主体的制约。文本内容,即原作者的思想仍旧是无法改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