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84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06篇
理论方法论   119篇
综合类   1581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清实录》叙事之所以基本上是客观的,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一,一手文书档案资料的全面搜集与审慎考订,是《清实录》反映清代社会发展本真面相的基本前提。其二,校对谨严、层层审核的纂修机制,减少了诸多包括史实、文字及删润不当之失。其三,惩处机制的严厉,极大地降低了《清实录》的失误发生率。其四,以史为鉴的资政需求,是纂修人员秉笔直书的有力依据与保障。  相似文献   
62.
岳钟琪(1685-1754年)亘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央处理与西藏地方及川青甘藏族地区的问题上,均起了重要作用,实为研究清代边疆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现以原始档案为基础,探讨岳钟琪在雍正时川陕总督任上关于西藏问题的见解建议,并藉此略见雍正三年至七年间(1725-1729年)清中央筹划确立治藏方针之轨迹.  相似文献   
63.
晚清时期,受鸦片暴利的驱使,四川省广种鸦片,川土的销售和消费都很旺盛,烟土税也成为全省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但旺盛的鸦片生产和贸易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引起了乡村地区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动,使经济与社会发展更趋畸形,因而四川也成为了禁烟的重点省份.经过几届政府官吏的努力,四川省的鸦片在清朝覆灭前几乎禁绝,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正义,但也使当时一些农民的生计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4.
晚清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屡次侵略而渐次沉沦,内部又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可谓内忧外患。这向尚处锁国状态的近邻日本频频发出强烈警报,使其获得改弦更张、积极面对列强来袭的启示,并断然走上开国、倒幕、维新的近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65.
王维提出了一个关于山水审美活动中"天机清妙"的命题。这是他"自觉"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中国山水审美及文艺理论中最具价值却长期被忽略了的宝贵遗产之一。"天机"本指自然天性,源出《庄子》。其意蕴发展,到王维时代已大有内涵。王维之前或同时代,人们以"天机"一词加"骏利""俊发""畅""精"等词,言说审美和文学艺术思维活动中的精神状态、灵感才思之情形。王维则以"清妙"作为"天机"的最佳状态与品质。"清妙"是一个意蕴很丰厚且极具审美面向的词语。王维本人极具"天机清妙"的资质。  相似文献   
66.
经历两个半世纪的明朝大厦为何瞬间倾覆?清前期,引发上自皇帝、官僚,下至学界文人的不断反思,探讨明亡之鉴,众说纷纭。总结概括,主要有六种观点:亡于流贼;亡于宦官;亡于朋党;亡于皇帝;亡于民困;亡于学术。上述观点,只是强调某一因素对明亡所起的作用,而明朝覆灭则是长期社会矛盾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7.
鲜明 《社会科学论坛》2014,(4):215-218,223
晚清时期赵必振所翻译的《近世社会主义》,是中国人系统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部译作。本文在介绍该译作译介的历史背景与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译作对国人译介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即是向当时的中国引进了马克思主义术语,并为马克思主义后来大规模实质性的传播起到了某种思想先导作用,为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8.
69.
晚清时期政府日益腐败,外敌接连入侵,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社会失序,社会治安面临严峻形势。对行省社会治安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按察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力求恢复社会安定局面。按察使维护社会治安的努力最终未能挽救清朝灭亡的命运。究其原因,清朝的灭亡是其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0.
在帝制时代,文庙以"庙学合一"的方式,既被官绅用来宣扬政治意识、社会伦理,又被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体现着皇权"治统"、士人"道统"与诗书"学统"的融合。在这种精英性活动以外,文庙亦搭建了民间社会的种种场域。清末新政以来,随着各种社会改革事业的推进,文庙也遭遇着制度变革与近代思潮的冲击,由此而萌发出其转型的契机,成为民国之后文庙种种改革事业的先声。但在种种变迁的背后,文庙因其所象征的儒家人文价值,亦在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士民心中保有着一份持久不灭的尊严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