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18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814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苔丝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本通过分析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缺陷,着重指出苔丝的悲剧是由女性传统的依附性的经济地位和从属性的社会地位造成的,从而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72.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其早期作品以热情讴歌自强不息的拓荒女性和拓荒精神而著名。但作家的后期代表作之一《一个迷途的女人》则描述了女主人公福瑞斯特太太的堕落,揭示了美国西部拓荒时代的衰落和结束。本文从福瑞斯特上尉、福瑞斯特太太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与妇女的经济地位三方面指出了女主人公的迷途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3.
康德的理想主义情怀在他第一篇历史哲学论文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基于自然目的论原理 ,在理性精神的审察下 ,他把人类的目光引向那普遍法治———永久和平———的未来。这是康德深思熟虑的结果 ,论文也因而成为其继续探讨历史—政治哲学问题的纲领性表达。  相似文献   
74.
对“三大改造”历史必然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并不具备坚实的客观基础条件.它的发动与实践,主要是由超前的主观意识因素促发的,在历史实践探索过程中又产生了偏差.这一历史性的曲折和失误,被实践后果证明"三大改造"搞早了、搞快了、搞急了,所以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左"倾错误,其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75.
关于对人的"心智"的研究,从古希腊的一些哲学家、中世纪经院学派的语法学家,到近代的理性主义语言学派,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述.在当代,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无疑是乔姆斯基首创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乔姆斯基发挥了笛卡尔关于"固有结构"的思想以及洪堡特关于"语言能力"的观点,重新提出了研究语言普遍现象的问题.生成语法不局限于对个别语言的研究,而是要揭示个别语法与普遍语法的统一性.换句话说,它不是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为归宿,而是以具体语言为出发点,探索出语言的普遍规律,最终弄清楚人的认知系统、思维规律和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76.
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式"与生物遗传方面的"基因"是同一个概念,从而它既是实体也是普遍,是先于任何具体、个别、感性的生命物质而存在的一种形式和质.因此,自亚里士多德开始,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对于柏拉图的理式论的误解和批判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7.
《天边外》和《边城》是 2 0世纪初有影响的两部悲剧作品 ,虽然其文体及文化传统和悲剧处理不同 ,但主题、结构、悲剧走向和现代悲剧意识却惊人契合。在这两部悲剧中 ,可以看到现代悲剧关注时代、关注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的走向。它不再简单的是善与恶的冲突结果 ,而是多种力量复合的悲剧结合 ,尤其是善与善力量间必然的较量和冲突。随着生命不确定感的增强 ,这种现代悲剧的必然性开始以更丰富的文学手段自我表现着。  相似文献   
78.
关于"更好地理解"——以施莱尔马赫和伽达默尔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莱尔马赫提出解释学的任务是与文本的作者一样好甚至比他更好地理解他的话语。为此他主张通过"重构"使解释者与原作者处于同一层次,从而把握作者无意识保留的东西。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总是相互理解。他以解释学的处境、视域的融合阐明了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问题,提出与其说更好地理解,不如说不同理解。然而,既然在视域的融合中,解释者的视域起决定性作用,那一切理解也就是当代理解。  相似文献   
79.
十六大报告是执政为民的伟大宣言。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要以先进性来保证,先进性要通过执政为民来体现,这就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践"三个代表",并把"三个代表"作为检验执政为民的标准。  相似文献   
80.
white elephant的表层意义明白易懂,而隐含其中的文化涵义却难以从词的表象中揣摩出来;“white elephant=白象”这种“对等”而有时却大相径庭的语言现象在英汉交际中非常普遍,极易造成交际障碍与失误。词语的文化涵义渗透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文化学习也不能脱离语言实际。据此,本文拟从词语、习语、修辞、句子等四个层面对英汉词语的文化涵义予以比较与分析,以揭示英汉词语的文化差异、追溯其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