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1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31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600篇
人才学   67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428篇
理论方法论   280篇
综合类   2637篇
社会学   285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855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612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厌氧法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的基质竞争以及硫酸盐还原作用在厌氧处理过程中的消极影响进行了讨论 ,分析了高硫酸盐有机工业废水厌氧处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32.
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体与其个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宗教性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人之生存的基本问题决定的。从克尔凯郭尔对人之生存的基本问题的界定来看,人与超越性的神(他者)之间的关系是根本性的,这种关系包含了肯定与否定两个环节。黑格尔对古希腊伦理共同体的分析表明,共同体通过战争、劳动、生殖这些环节,帮助个体战胜了人与超越性的神之间的否定性关系,从而得以取代神成为个体之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来源。因此,共同体是从人与超越者固有关系中取得其权力的,共同体的宗教性当在此意义上来理解。  相似文献   
33.
科学本质上是科学共同体的产物。科学中的协作精神不仅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而且也是衡量科学家素质的重要参数。在科学日益向高度综合化、整体化、社会化(包括国际化)发展的态势下,协作研究、团结攻关已成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主导形式。因此,加强科学协作对科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21世纪各个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亚洲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了建设性的双边伙伴关系。但是亚洲国家形成“与西方传统不同的亚洲国际关系模式”仍然任重道远。作者认为,亚洲共同的文化认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理应把亚洲国家特别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团结起来,全面实现“亚洲共同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5.
图书馆以文献的搜集、整理、存贮和传播为己任,因而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图书馆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的一种,它涉及到每个社会成员及其整个人生历程,而且在信息化社会中。因为各类教育的开放和融合,图书馆还将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其他社会教育的技术支撑和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对那些财力欠缺、人才相对贫乏的县馆来说,社会教育职能工作又是如何开展的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36.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高参政党履职能力和水平、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7.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实现的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即各民族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互惠发展的经济交往、各民族交流的符号空间生产是注重共有价值和情感寄托的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的精神空间生产是强调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的精神交融。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应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构建以平衡互惠为原则的多民族经济圈;促进民族乡土文化交流,发展以情感共鸣为重心的乡村文化中心;深化各族群众生活交融,规划以结构互嵌为内核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上述路径,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38.
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说:"民族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也是在历史运动中变化的,要理解当前的任何民族绝不能离开它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现况调查必须和历史研究结合。在学科上说,就是社会学或人类学必须和历史学相结合。"但是,二者如何结合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近读刘复生先生新著《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下称《史稿》),该书对头绪纷繁的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作了细密的梳理,对传统民族史研究有所检讨,对人类学等方法有所吸纳,是一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区域民族史佳作,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9.
铸牢儿童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根基性工程。儿童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是基于生理基础并超越基因遗传,在家庭养育关系和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下而建构起来的复合观念。基于对个体民族认同发展的过程、内容及与社会环境互动特征的分析,文章提出家庭是人价值观的生发之源,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建构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力量来源。家校共育要拓宽培育的目标对象和时空范围,加强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和共同性,建构协同共育的生态安全网,创造儿童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其他国家仍与病毒展开斗争的时候,中国已初步打赢疫情防控守卫战,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抗疫方案。这一方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合作视野扩展到国际公共卫生领域,不仅对当前各国携手并肩抵御疫情恶化、战胜疫情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进一步完善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