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39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72篇
理论方法论   189篇
综合类   1822篇
社会学   136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克·吐温,这位在美国文学史上开一代创作先河的小说家,为后人留下了20多篇不朽佳作.其中,令人惊讶的是:在他全部作品中,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始终处于最突出的位置,并一直被中外学者公推为其代表作.于是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美国文坛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克·吐温为什么选择了儿童的角色,而又把他们塑造很空前成功?纵观文学界对马克·吐温作品及其人物形象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论述,似乎都不能够圆满地答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2.
结合器官移植的发展历史,从对技术的社会价值评价的分析角度出发,对器官移植技术给社会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使人们能更全面、更理性地看待器官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33.
《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重要话题,本文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现实生活的际遇来阐释这个原因,认为艾米莉所遭受的物质世界的贫穷、无助和精神世界的孤独、寂寞使她对物质、情感世界充满了极度的失望感和破灭感,故通过这个富有强烈幻想特征的爱情悲剧加以抒发,并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34.
人类心灵隐秘的探究者——爱伦·坡创作及诗论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坛怪才爱伦·坡毕生致力于探寻人类心灵的隐秘。他的小说及诗歌以死亡、恐怖为主题,极力试探人类心理的承受极限。他的诗论崇尚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极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当前的一种社会问题,许多家长、教师都为此苦恼,学生本人更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本文就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征、危害、原因及其干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6.
戴铁珊 《老年人》2007,(7):35-35
1907年,杜修经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在老家国太桥镇读过约十年私塾。青年时期受“五四”运动思潮影响,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并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4月,杜修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郭亮、陈佑魁两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7.
他的眼神清澈,如窗外刚射进来的晨光一般明亮。那一瞬.我在他身上闻到了父亲的味道。  相似文献   
38.
穆萨·萨德尔1928年出生在伊朗,1954~1957年在伊拉克求学,1959年来到黎巴嫩,成为黎巴嫩什叶派宗教和政治领袖,使什叶派进入黎巴嫩的权力中心,什叶派宗教领袖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可以说,他改变了黎巴嫩什叶派,也改变了黎巴嫩.  相似文献   
39.
尼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现代西方浪漫哲人的代表对回忆(记忆)在现代浪漫哲学和浪漫美学中的审美超验功能及其价值均有深刻而独到的论述,这些论述无疑道出了回忆(记忆)的审美超验力量在现代西方文化精神困境中所具有的特殊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0.
2004年是“布鲁姆日”一百周年,从爱尔兰到中国,全世界都在庆祝这一节日和纪念詹姆斯·乔伊斯。与此相比,我国对鲁迅的宣传和纪念活动显得逊色不少。比较鲁迅与詹姆斯·乔伊斯,可以让读者重新审视我们对鲁迅价值与地位的评价和我们对他的宣传与纪念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学习鲁迅的爱国主义和战斗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