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67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97篇
人才学   73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624篇
理论方法论   131篇
综合类   1207篇
社会学   182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31.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与乡村亚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进行研究,结合实证从对外交流方式与语言交际、时空观念、社区意识等方面研究它在当地社区参与下对社区“亚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态旅游发展初期,当地社区“亚文化”中层次较高的价值观(终极价值观、社区意识)没有明显变化,环保与生态意识在传统基础上有显著增强,一些低层次的价值观(对外交流方式、语言交际、时空观念)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32.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执掌全部国家政权,外延不仅包括国家事务,而且涉及社会生活,本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无论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涵、外延还是本质来看,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实质都是依宪执政。  相似文献   
33.
34.
李煊 《决策探索》2005,(3):20-21
2月17日5时刚过,濮阳县西辛庄村便打破了宁静。迎着寒风,踏着残雪,全村200多名村民代表一个不落地摸黑赶到村部,参加6时开始的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35.
“社会主义好哇,毛主席万岁!感谢村两委的照顾……”2005年4月8日.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徐屯村年届86岁高龄的村民王聚喜刚从北京旅游归来.已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和感慨。4月1日,在徐屯村自定的“老人节”里,该村党总支书记王辉、村委主任王木伟等村领导.组织村里124位60岁以上老人免费赴北京旅游观光,给节日的老人们送上了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36.
解华 《决策探索》2003,(3):8-10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同样,他在"七一"讲话中也曾经指出:"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江泽民同志的论断,指明了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以自己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实施正确的领导,以保证现代化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必须不断改革执政方式以适应领导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成为"三个代表"的先进政党,必须顺应潮流,适应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需要,适时调整自身的结构和运作,以便更科学、更有效地影响政权的运作.  相似文献   
37.
王似阳.男.34岁,中共党员,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到村任副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现任河南省汝州市汝南街道办事处怯庄村党支部书记。为回报衣食父母,王似阳胸怀壮忠,走出校门,融入“三农”。奋力拼搏,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村民绘画出一幅幅蓝图.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日前,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38.
政权下乡与知识下乡是民国乡村两种有代表性的、不同以往的发展路径,也是中国乡村治理前所未有的变动。政权下乡是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进行的全面改造,以国民党政权发动的县自治运动为代表;知识下乡主要指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所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政权下乡与知识下乡各有其局限,在实践中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处理好下乡过程中的制度与政策设计、对权力的监控以及向基础型权力的转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39.
淝水之战后,关陇地区的族际政治围绕着苻氏与姚氏的权力竞争展开,"关西雄杰"(关陇地区氐、羌、汉族群领袖)的倒向成为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姚苌初建后秦政权之际,苻坚之死是牵动关陇政局的核心事件。苻坚以五将山为根据地与姚苌向岭北发展的战略发生冲突,故为姚苌所俘杀。这一事件刺激了苻登势力的崛起,引发姚苌辱苻坚尸之举,由此暴露了姚苌政权的道义缺失。"关西雄杰"依违于二秦之间使姚苌与苻登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姚苌立苻坚神像于军中并告解,正是为了争取"关西雄杰"。在收服岭北标志性人物新平羌雷恶地之后,姚苌赢得对苻登的决定性胜利。姚苌之死终结了苻坚之死的政治意义,苻登失去了动员"关西雄杰"的号召物,随即走向灭亡,后秦在关陇的统治才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40.
传统和当代说法认为褒姒之于西周灭亡不是罪魁元凶,就是替罪羔羊。从传世文献和考古文字材料入手,分析西周王后在宫廷中的政治地位和活动,发现以王后为代表的西周贵族妇女在政治上、家族内部也具有较高的地位;并结合诗经等文献分析西周末年的社会情况,探究西周末期周王室与姜氏、东方贵族封国集团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认为褒姒不仅是周幽王的宠姬,更是其政治盟友和斗争工具,她积极参与了幽王派系与申侯势力集团的斗争,并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