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汉语人名的制作是汉语中最具规模、最为开放、最为自由的造词活动。汉语人名作为一种袖珍型的语言文字作品和具有人物个体指称功能的专有名词,其语法的运用灵活多样。主要有连姓与增名、缩略与减省、增辞与衬字、倒装与回文、重言与摹状、问语与感叹、嵌字与互文六类命名方式,涉及的语法形式有双重构造、结构扩展、词语搭配、语句缩略、成分增省、虚词应用、语气表达、语序变换、结构拆并等,汉语语法作为语用手段,在人名结构模式所限定的狭小语境中构词方法独具风格,修辞功能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82.
学生苦背单词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笔者从分析单词的构词特点和人的记忆规律入手,分五步由浅入深,由先而后的顺序,介绍了熟记单词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83.
和印欧语相比,汉语是靠语序和虚词表示词语之间语法关系,缺少形态变化。关于汉语的形态是现代汉语专家学者多年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汉语”子”的构词、构形分析研究,探索出汉语里的一种新生的并且正在发展的形态构词方法。  相似文献   
84.
杭州方言中的儿缀具有构成新词、区分词义和词性、变换词形等构词构形功能.其中,词根重叠多、词形变化丰富是其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表明杭州方言中的儿级尽管读音改变了,但其主要的构词、构形功能没有变,仍然保持着吴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85.
语言随着时代进化的步伐不断向前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语言和政治活动等各方面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新词的与日剧增,其多元化文明也为新词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来源。在此通过对近几十年美国英语若干新词的分析,例证其新词构成的特点规律以及向简洁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6.
汉英语中虽共有名词重叠,却在诸方面不同。文章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汉英名词重叠现象,汉语构词多以完全重叠为主而英语则以部分重叠为主,汉语不使用任何连接手段而英语多使用连字符连接。通过对汉英名词重叠的重新分类,从构词手段、构词形式、构词方法和构词位置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探求隐匿于现象背后的本质差异。汉语名词重叠具有块状、伸缩和可逆的空间性特点,而英语名词重叠具有勾连、粘连和不可逆的线性特点。   相似文献   
87.
网络语言特征的阐释与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社会文明的助推器。网络语言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网络语音具有独特、形象、生动、幽默等特点。本文从网络语言的构词特征、符号特征和对其演变的文化反思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旨在探讨网络语言的发展方向与前景以及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英语词素的描述和构词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英语构词过程中所蕴含的经济原则.英语构词过程中的认知基础,即以自己的身体体验和空间体验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从认知的视角分析和阐释构词中的经济原则(economy principle)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和理解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以较小篇幅 ,数则构词之例 ,说明在现代科技领域里 ,越来越多的词汇构成不再循规蹈距 ,而这些新的构词趋势在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可谓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0.
派生法对丰富一个语言的词汇系统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及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者"和"- /家"是韩汉两种语言中构词能力很强的人称后缀,其使用频率高于其他词缀。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构词方面,汉语比韩国语构词方式更为丰富,派生力也更强;在语义功能上,韩国语的核心附加义比汉语丰富,韩国语"- "与汉语的"-者"和"-家"对应;从语体附加义考察,二者在[+知识专业]义上共同获得[+尊敬]属性,而韩国语"- "在[+能力]义上,汉语在[+性向]义上具有[+尊敬]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