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97篇
社会学   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许多地区兴起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晏阳初主持的定县实验和梁漱溟主持的邹平实验。虽然他们进行乡村建设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在具体的乡村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共同点,对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梁漱溟是个合作主义者,认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必须走合作化的道路。文章在分析梁漱溟的乡村合作思想,简要考察其合作运动实践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对今天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有益的历史经验,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23.
乡村建设是梁漱溟为复兴本真儒家人生和解决现实中国政治、经济问题而得出的一个结论或方案。这种初衷与国民党原无相关之处。因而梁漱溟从主观上一直力图摆脱国民党对乡村建设的控制,竭力避免乡村建设成为国民党加强官僚政治的工具。无奈乡村建设实验权和财权一直仰给于国民党,梁漱溟又不愿与国民党发生直接冲突,因而最后乡村建设逐渐偏离了其理想设计,落入了国民党的控制。  相似文献   
24.
梁漱溟文化理论的内在思维理路是以人类基本生存问题的理论为核心而抉发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并展望其价值、意义与前景,因此,也可以说,梁氏是藉人类基本生存问题的反省设定了中国文化的问题性,这一问题性涉及着“直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分析的层次———文化哲学、历史、情境。如斯理解,我们自然称梁氏的文化理论为“文化问题论”。  相似文献   
25.
梁漱溟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阐述这一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并联系现实,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梁漱溟教育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6.
刘克敌 《领导文萃》2007,(9):165-167
1960年,中国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陷入空前的困境之中。对于当时国民经济遇到的困难,毛泽东说是前进中的问题,是九个指头与一个小指头的问题。经历了1953年那场风波,梁漱溟除了参加政协的少量活动外。基本上过着半隐居的生活。1960年3月,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到山东荷泽等地调研,了解当时中国农村和农民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27.
梁漱溟在认同儒家价值体系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着理论创新。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到《中国文化要义》,再到《人心与人生》,清晰地展现出梁漱溟儒学思想的演进轨迹,彰显出现代儒者的开阔心态和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性。《人心与人生》一书标志着梁漱溟思想体系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28.
宋薇 《晋阳学刊》2005,(2):72-76
梁漱溟是二十世纪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他的文化哲学第一次把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架构中加以平等地讨论,肯定了中国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梁漱溟的文化哲学讨论了三个问题:文化的起源与类型;三种文化类型的比较;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预测。意欲、直觉和理智是贯穿其间的三个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29.
民生问题是20世纪中国社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孙中山和梁漱溟本着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出发点对民生问题进行了自己的阐发和论述,形成了各自系统的民生思想.本文从思想产生由来和具体内容分析入手,对他们如何看待资本问题、土地分配问题、阶级问题以及发展工农业问题等方面的民生思想进行了比较.对民生问题不同的思考,导致孙中山毫不犹豫地把发展工商业作为"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认为真正的民生主义既要发展大工业,又要预防和避开资本主义,而梁漱溟则选择了从农村立足,优先发展农业,走合作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30.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学术界已从哲学、文化、政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较多较深地研究,但却没有从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角度进行过讨论。事实上,梁漱溟正是通过此书,第一次较系统地表述了自己对教育根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进行了重建,本文对梁漱溟通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重建及其得失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