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64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研究了晚清四川盐从"济"而占有两湖市场到淮盐力图夺回川盐岸而行"淮川分界"策的过程.透过此过程,认为四川盐在两湖的销售,进入近代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仍维持着传统的运作方式,大约到了民国才真正被近代因素所影响,它展现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一个独特领域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从学理的层面来看 ,公安派与载道派相通 ,都将内容视为作品的基石 ,较为忽视艺术表达。“性灵”一词含义颇多 ,公安派所说的“性灵”偏于私生活情趣。三袁认为 ,表达出了这种情趣 ,就是好诗。“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有其深厚的哲学渊源 ,而就作家气质而言 ,公安派受骚传统的濡染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上博馆藏<战国竹书>的陆续整理分册出版,是21世纪初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盛大事件①,有学者甚至将它的意义与上世纪初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整理相提并论.其中,2001年11月出版的第一册中的<孔子诗论>[1]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本文集中讨论<孔子诗论>中对<小雅·菁菁者莪>和<将大车>两篇作品的评论②.  相似文献   
14.
孟姜女传说在湘西地区流传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孟姜女传说在湘西地区有较为广泛的流传,并对当地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流传不仅与湘西古代社会和历史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与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心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张正明先生所著<秦与>一书,填补了先秦区域文明比较的空白,并为如何进行古代文明类型的比较研究作出了成功的典范.该书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与器中求道的学术感悟,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深度文明比较,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美文与美图融合统一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金爱秀 《南都学坛》2007,27(3):18-19
南阳汉文化的发展脉络体现在实物方面,就是由青铜文化发展到砖石文化。南阳汉画像不仅在具象上多继承青铜纹饰,在制作手法、审美风格以及生死观、宇宙观等方面都和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7.
目前所见战国竹书中有《鲁邦大旱》、《柬大王泊旱》、《鲍叔牙与隰朋之谏》及《竞公疟》等篇与先秦时期灾异、祭祀与为政方略等方面有关。诸篇较清晰地反映了战国时人借助灾异现象来表达政治观念的现象,引起了思想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竹书灾异文献有关旱灾背景的母题入手,考察先秦时期旱灾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及针对旱灾因应措施的"人事"两方面,再以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出土文献相印证,可以更好地从史学层面来理解这些文献所蕴含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专利奥"是实践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专利权人,也可以指此类专利权人行使其专利权的现象。专利奥往往有"放任侵权"或"欺诈、要挟"之嫌,在导致一些企业受到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加剧了专利制度的"工具化"倾向,影响了专利诉讼制度等的健康运行。不过,专利奥也探索出了一种专利运营模式;因此,对其不能一味地予以反对或是支持。应对专利奥,可从专利性判断标准、专利权人不当行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来完善具体的专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星堆出土的玉璋图案 ,形象地刻画了古蜀国的祭祀情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刻画了天门的象征 ,应是一种比较原始和质朴的古蜀人早期天门观念。这种天门象征后来演化为双阙的造型 ,如简阳鬼头山崖墓 3号石棺画像和巫山东汉墓中出土的 7件鎏金铜牌饰件上都刻画了双阙与“天门”二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葬出土的彩绘帛画 ,也表达了迎送墓主人升入天门的主题观念。由此可知 ,古代蜀人的“魂归天门”和人的“引魂升天”在主题观念上的一致性。这也说明了古蜀文化与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交流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战国楚竹书(二)》释文补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德宽 《学术界》2003,(1):78-84
上博藏《战国竹书 (二 )》释文大部分可信 ,但仍存在误释、缺释之处 ,本文对其释文作了补正 ,指出其误释之处 ,对部分缺释之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