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2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463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14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840篇
理论方法论   254篇
综合类   5251篇
社会学   482篇
统计学   9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01.
102.
谢徐萍  张苹 《学术论坛》2007,30(6):186-190
回顾和分析关于Literacy的几个隐喻,讨论新Literacy研究的源起,认为生态学观点最能反映Literacy的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意义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隐喻所包含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以一言概括之,中西方学者在隐喻翻译方面的见解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但既然翻译的初衷是交流不同文化中本来存在的东西,那么在隐喻翻译中还是提倡采用外国化的处理方式保留它本来文化中的内涵。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分析隐喻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4.
过去隐喻只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 ,当代的隐喻学家提出隐喻不仅是语言自身的问题 ,而且广泛存在与人们的思维当中 ,可以说隐喻无处不在。本文就隐喻的多种表现形式 ,阐释隐喻的多种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5.
王晨光、谢利民在《东北师范大学报))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当前研究教育目的的主要意义有二:一是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教育目的的概念内涵和本质属性;二是从认识论角度探讨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脉络和途径。教育目的是一种主体指向的学术范畴,包含着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06.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之一,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去认识另一种事物。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经济用语中隐喻使用的情况,并找出了经济用语中常见的十种概念隐喻。笔者认为考察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不仅可以辅助证明现代隐喻理论,而且对我们理解经济理论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7.
“战略互信”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略互信是近年来一个使用日渐增多而内涵依然模糊不清的重要概念。科学地理解这个概念,需要从提出背景、实践运用、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及其中国特色入手,就其定义、性质、作用对象、一般分类和特点逐一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108.
作为主体间性文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主体间性"的基本蕴涵是杨春时在对西方哲学发展的阐释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主体间性文论侧重于对文学的性质进行生存论意义上的界定,而缺乏诸如认识论意义上的明确的揭示,它无法阐释文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同时,这一思想形态也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泛化倾向,没有认识到主体的历史规定性问题。对学界而言,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上,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当前中国的一般历史状况和特定的社会情势下对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作出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9.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首先从人类学意义上讨论了"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认为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其中,体现群体人格的深层次文化是判断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主要依据之一.其次,从研究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讨论了地域文化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方法,认为地域文化研究应当属于人文地理学范畴,它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文化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边缘学科.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既要涉及文化学的方法,又要借助地理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0.
    
家是什么,家是窝,家美妙而又温馨。鸟儿飞得再高再远也要归巢,当鸟儿闭上疲劳的双眼,舒缓地趴在窝里,那种感觉与人一样安详和甜蜜。家是社会组成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一个人无论你去到天涯海角,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