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16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00篇
综合类   762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民族问题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从历史的角度看,民族危机的原因却由来已久,其存在和发展同社会制度、国家民族政策相联系。应当说,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及一系列具体政策更加刺激了民族问题的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2.
作为当前最富争论的学术概念之一,民粹主义已经成为指涉欧美国家诸多社会思潮、社会运动、政治策略和政策论述的常用术语。这一现象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社会经济结构两极化和社交媒体催化的产物,客观反映出西方各派政治势力在选举政治动员与政策论述中持续不断的“框架整合”需求。概念的过度延伸导致民粹主义从一个左派思潮的元概念沦为包含左、右翼民粹主义的宽泛概念,甚至与民族主义概念相混淆,造成“民粹民族主义”和“民族民粹主义”的“概念创新”现象。事实上,民粹主义的概念内涵应包括经济平等主义、政治平等和直接参与、文化通俗化、反精英主义和反自由多元主义。作为面向社会底层的独特意识形态体系,民粹主义具有左派倾向。民粹主义反对精英主义和社会不平等,可以视为自由民主的部分内容,但其对政治代议制度、优绩统治和自由多元主义的过度挑战,又有损民主精神和政治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23.
[提要]法国政治话语中的“solidarité nationale”,字面之义为“民族团结”,但并非汉语语境下通常所表达的含义,其实质是“国民团结”,它折射出法兰西资产阶级共和派所主张的公民民族主义与工农劳动阶层的“团结主义”诉求之妥协。文章阐释了法国“国民团结”概念的内涵及其思想根源所在,指出法兰西资产阶级民族建构思想以及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工农劳动阶层“团结主义”运动,是法国“国民团结”内涵主要体现国家对国民个体的经济社会救助而非聚焦于族裔群体关系的两大原因。  相似文献   
24.
拉美区域民族主义是拉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从独立之初的"美洲人"身份认定,到墨西哥革命后拉美民族认同的最终形成,拉美区域民族主义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嬗变。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有化、地区一体化、反美和对民族文化的坚持,是其多元表现形式中贯穿始终的内容。  相似文献   
25.
由三个短片组成的《艺海风光》,是"联华"—"华安"公司于1937年出品的第二部短故事片合集,同样属于新东家凝聚人气、巩固市场的应急之作。这部近几年才对外公映的(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影片再一次证明,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中国电影制作主流,主要涵盖国防电影(运动)和新市民电影形态。对《艺海风光》读解的当下价值和意义在于,国防电影、新市民电影与新民族主义电影,不仅是战前中国电影生态的全部面貌,而且也是抗战期间能够被不同地缘政治接纳和得以发展的电影形态。  相似文献   
26.
闻一多民族主义的生成,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哺育,来自对人文精神的价值选择,也和西方民族歧视造成心理上屈辱与激愤,以及由浪漫主义引发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内在关联.其文化民族主义具体表现为:警惕、反抗西方殖民文化,以诗勾勒出“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蓝图,并强化有文化民族主义内涵的图腾、符号、意象,以诗作凝聚民族奋起的伟力.闻一多文化民族主义有其特色,它是弹性的、兼容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与新人文主义交融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与家族主义相抗衡的新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7.
张三南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及当代意义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范式"的力辟之作。该书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民族主义的论述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成功"发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研究范式",进而运用这一范式观照"社会主义国家实践问题"与"全球性问题",初步展现了该范式强大的现实解释力。该书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相关论述的再认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让学界弥漫多时的"困难对话论"不攻自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8.
[摘要]自18世纪后期开始,社会运动与民族国家相伴而生,并不断地突破民族国家的边界而发展为跨国社会运动。跨国社会运动在当代的勃兴与后冷战时期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紧密相关,并且对民族、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产生了相当的冲击和影响。一方面,当代跨国社会运动通过倡导世界公民权和“全球公民认同”而质疑和挑战了民族认同及民族国家忠诚的至高无上性,对民族和民族主义形成了冲击。另一方面,当代跨国社会运动已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民族国家在当代国际体系中的权威地位,这是由于当代跨国社会运动具有影响和监督民族国家政府的决策过程,督促和推动民族国家严格遵守国际制度的规范和规则等能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跨国社会运动还有相当的冲击民族国家政权的作用。当然,跨国社会运动对民族、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应被过于夸大,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需要予以关注和探索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9.
《社科纵横》2019,(12):90-96
中美贸易摩擦绝不仅仅关涉贸易问题,贸易问题只是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的"借口",其实质是要打压中国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跳出贸易本身全面考量它,方可能做好充分准备。意识形态就是不可少的考量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新自由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一次"攻击"。美国在此问题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民族主义立场,一切以美国利益优先,不惜牺牲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利益,这明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是背道而驰的。最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文化奉行的实用主义、扩张主义、绝对安全感、丛林法则等,也是其不断打压他国,阻挠他国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30.
2003年,墨西哥城的市长创建了印第安居民办公室(Oficina para Pueblos Indf genas )和原住民办公室(Oficina para Pueblos Originarios)。前者旨在对居住在城中的印第安人口的需求和要求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