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5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664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文章首先就民族主义产生的时间、内涵和分类作了简要介绍,突出强调民族主义主体的不同,其行为对国家所起作用的不同。在多民族国家分别有国家民族(nation)主义、国内民族(nationality)主义和民族(ethnicity,ethnic-group)分裂主义。其次,对民族主义的认识要区分不同层面,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2.
导致近代中国衰落和日本崛起的原因很复杂。笔者认为历史是人创造的,而决定人行为的根本力量来自于人的思想,所以中日两国思想层面的差异是导致近代中国衰落和日本崛起的最根本因素。思想层面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本文笔者对思想层面的两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一个是忠君爱国思想,另一个是民族主义建构。通过这两个问题来揭示近代中国衰落和日本崛起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03.
民族主义是一个起源于西方的概念。在西欧,民族、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兴起是紧密相关的。到了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入中国,经历了从“天下主义”到“民族主义”的转化过程,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境遇,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主要表现为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04.
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人士“民族主义”重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提倡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十分偏狭的种族主义,其认识水平没有超过朱元璋和洪秀全农民起义军的认识高度。它把革命的矛头指向了国内的另一民族,却忽视了中华民族与东西方侵略者的矛盾。它把国人的视线引向国内民族间的政权角逐,偏离了整个中华民族民主富强的奋斗目标。因此,它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中国社会的进步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05.
由于近代西方思想价值观念的猛烈冲击 ,使我国近代的商业伦理精神与传统商业伦理精神相比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重要的转型。在“实业救国”的旗帜下 ,我国近代商人的价值观中 ,逐步融入了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管理等新的内容。比较而言 ,我国近代商业伦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突出表现在儒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方面。所谓儒商 ,一般是指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分子气质的商人。那么 ,儒商精神指什么呢 ?施忠连先生在《传统中国商人的精神弘扬》一书中指出 ,“商人精神的核心就是经商意识”[1] ,据此推断 ,儒商精神就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的经商意…  相似文献   
106.
葛以嘉  赵锦丽 《中国学术》2003,4(1):349-351
如果说张英进在其新著中证明了什么的话,那即是他拥有难以满足的胃口与一个雄心勃勃的选题。《影像中国》正是力图在西方学术界修正中国电影批评的整个领域,这样的设想使张致力于批评性地考察过去三十年间  相似文献   
107.
民族主义是建立在“主权”观念基础上的民族自我意识和情感归属,旨在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其在实践中往往演化为建立和发展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运动。在民族主义话语中,作为“人民”的民众从历史“后台”向历史“舞台”前置,媒介作为国民的“养成所”,被置于民族救亡与国家建设的中心地位。在人民主权的民族主义话语中,《湘报》报人提出了“报为民史”的传媒属性观、“开启民智”的媒介功能观与“志士精神”的新闻伦理观,推动了湖南新闻思想的近代转型。《湘报》所建构的新闻思想,既接受了“民权”等现代价值观念,又具有儒教的道德激情,其对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埃及现代政党政治缘起于20世纪初,历经宪政时代、纳赛尔时代和后纳赛尔时代三个阶段.从宪政时代的多党政治到纳赛尔时代的一党政治和后纳赛尔时代政党政治的多元化进程,构成埃及现代政党政治演变的明显轨迹.民族主义政党与民主主义政党的此消彼长、世俗政党与宗教政党的错综交织、议会政党与非议会政党的激烈角逐,集中体现埃及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层面的历史运动.  相似文献   
109.
110.
1910年南洋劝业会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博览会,它既是晚清社会趋新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晚清社会发展.南洋劝业会通过构建庞大而完整的筹备组织网络和进行民族主义的宣传动员,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中西合璧的展馆建筑和注重社会趋新发展的展品征集体现了一种求新求发展的愿望.作为一项大型的社会公共活动,南洋劝业会不仅促进南京市政建设,而且拓展了社会公共活动空间,使晚清市民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培育和发展.此外,南洋劝业会所进行的展品审查给奖和品评研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