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5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664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符号的确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构建的新起点,也是中国传统民族观念摆脱"夷夏之辨",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九·一八"后,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则更注重与时代现实相结合,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还是多个"的大讨论将中华民族的国族建构进程升华至新的理论高度。重新解读傅斯年关于"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大民族观,追本溯源,对于我们了解那场讨论,理清思想脉络,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中东民族主义在塑造中东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这一政治力量在中东国家所涉及到的一些重要问题———从革命到建设的角色转换问题、政治制度化与政治合法性的重建问题、文化认同与文化整合问题、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中东民族主义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 ,能否很好地处理、解决这些问题 ,直接关系到中东国家的政治前途和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43.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民族主义的思想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当前学术界有人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笼统地归入民族主义存在着不妥之处.事实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不仅声称反对民族主义,而且与民族主义存在着尖锐的思想对立.本文通过对"乌玛"认同挑战民族认同、真主主权挑战国家主权、伊斯兰化挑战世俗化等几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揭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想与世俗民族主义思想对立的一面,揭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之一就在于回应世俗民族主义的挑战,并试图以此澄清当前学术界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44.
宗教民族主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雪梅 《民族研究》2007,27(4):12-21
宗教民族主义已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现象.本文首先介绍迄今学界主要研究成果,然后探析"宗教"和"民族主义"如何交融连接形成"宗教民族主义",并简述了宗教民族主义与宗教运动和世俗民族主义运动的不同.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宗教民族主义不可还原为纯粹的宗教思想和运动或世俗民族主义;宗教民族主义的成因不是先验的或纯精神性的,而是情境性的;不存在普世单一、固定不变的宗教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45.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经历了一次"右转弯",即从"左翼"民族主义向"右翼"民族主义过渡。事实上,这种过渡不在于"左翼"民族主义的急流勇退和"右翼"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进,而在于"左"、"右"两翼先后垄断民族主义话语。在这一蜕变过程中,"左"、"右"两翼都保留了各自的民族主义传统,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实现了"神圣联合"。  相似文献   
46.
历史已经证明,作为一种强大的思想和运动,民族主义具有神话般的建构和解构能力它不仅可以创建一个新的民族国家,而且还能冲破国家主权的控制,导致民族国家的解体或融合。朝鲜半岛民族主义之强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半个多世纪以来,朝鲜半岛南、北两国都宣称致力于朝鲜民族统一,但至今未果。本文力图通过探究朝鲜半岛民族主义所具有的三大特性——反抗性、分裂性和精英主义——来揭示朝鲜半岛民族主义在朝鲜民族分裂和统一进程中的矛盾角色。  相似文献   
47.
网络大众民族主义指的是以大众文化的形态出现在网络上的民族主义。其表现方式有帖子、Q 群消息、博客与微博、网络游戏、网络新闻、黑客等等。其特征是:更为可见的大众性、更为多元的互动性、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和狂欢式的话语风格、即时的反应与巨大的影响。网络大众民族主义惊人的号召力、多样化的形式和强大的现实影响力,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重视。在未来,它仍将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论题。  相似文献   
48.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发展之间的张力是中国民族主义话语体系变迁的主要动力,一方面中国要融入世界,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也要关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国内的社会、民族矛盾,这种双重压力促使中国民族主义的话语体系和研究范式发生了转变,即从民族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民族主义的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部分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关切和中国在全球化治理中对自身的定位和国际担当。实践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文明观、国际秩序观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对原有的民族主义话语体系和研究范式的超越和重构,成功回应了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发展之间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49.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民族主义息息相关.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族主义激发而成为国家的变革目标,毛泽东时代的现代化也是民族主义促迫下的产物.这与西方以资本推动的现代化的不同路径,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解释新中国现代化中的非理性和反理性因素.而正确认识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在这一体系中的位置,理性地处理民族情感,是中国现代化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0.
电影《南京!南京!》上映后票房成绩斐然,而引起的争议也颇多。日前,上海大学影视与文学创作批评中心邀请了几位学者以及《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