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61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爨文化时期南中汉族移民的"夷化"和随之出现的"西爨白蛮"、"东爨乌蛮",是由夷汉民族融合形成的新型民族群体.探讨这一时期夷汉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融合途径及其演变发展规律,对于认识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构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2.
中华大地具有相对封闭的特殊地缘环境,汉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于域内各族和周边各国,故中华大地上的民族融合基本上是在域内进行,且主要表现为其他各族不断融入汉族之中。但南、北方民族融合进程有各自特点。北方周边各族一般只能借助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非常方式,方能实现与汉族的杂居;但一旦杂居后,融合进程发展较快、融合较为彻底。南方各族与汉族的交流和杂居进行比较自然,但由于南方存在不少相对封闭的局部环境,使居住于此的各民族能够较长期地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形成了在汉族民众包围中的本民族小聚居的“孤岛”,这是我国南方、西南方山区保留少数民族众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3.
中华民族文学是多民族文学构成的共同体,具有多样统一的特点.一般来说,目前流行的高校文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绝大多数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这一特点,所述内容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及少量的少数民族作家的汉文创作.亟须编撰尽可能真正再现中华多民族文学原生态和民族特点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正确认识并解决好相关的理论问题是编撰多民族文学史教材的前提.应以多民族文学史观为指导,从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审视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及其流程,对古代少数民族的作家书面文学和民间文学口头创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基础研究和各民族文学专史的编写是综合性的多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史》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4.
85.
霍然 《西域研究》2003,(2):80-85
北朝以来中国实现的民族大融合,乃是造成唐代诗歌繁盛的根本原因。唐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皆是在这一条件的基础上形成。北朝民族的大融合,开启了有唐一代三百年势不可挡的诗歌大潮的闸门。  相似文献   
86.
读《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的板蛮非巴郡南郡蛮 ,而是氐羌民族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的南蛮 ,亦有多重含义 ,首先是泛称 ,其次专指某郡县的少数民族。从民族识别的角度看 ,分别为现代苗、瑶、壮、侗、土家等民族的先民。还从民族关系、政治制度、民族融合等角度论述了《后汉书》将“南蛮”与“西南夷”合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87.
俄罗斯族是我国五小民族之一,总人口不到15000人(1995年统计资料),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等地。其族源是从沙皇俄国迁徙而来,属白色人种,操俄罗斯语。2000年10月中旬,“民艺中国行”带领短期跟踪采访的电视台许建军、周涛两位记者,从黑龙江的漠河,自北向南横穿大兴安岭,直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乡,去寻访人们并不太了解的俄罗斯族。我驾着“切诺基”沿大兴安岭南麓的沙石路面,向西奔驰。这一路段正好是大兴安岭向广漠草原的过渡地带,其变幻着的地貌特征,使人目…  相似文献   
88.
土生葡人16世纪初在印度果阿和马来西亚满刺加起源, 16世纪中期至 18世纪在澳门初步形成, 19世纪初至 20世纪中期在澳门进一步发展, 20世纪 70~80年代后终于成为在澳门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的族群,成为东西方种族混血、民族融合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89.
杜拙 《北方论丛》2015,(3):31-32
赵孟兆页是元代著名的书画家, 处在民族融合的动荡历史时期, 其入仕受到了后人的政治诟病.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 赵孟頫仕元有着多重因素, 他 "隐不能隐" 不得已而入仕, "忍还得忍" 而尽力做到有用于社会, 最重要的是他 "我还是我" 的真实面貌, 始终正确面对时代与社会的现实, 并把握自我, 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从而成就了一代天才, 成为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画大师.  相似文献   
90.
大厂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