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2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5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2052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计算机辅助方言研究和语音语料库建设不但有助于方言调查研究现代化,而且对口语语料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研制CADI系统和胶东方言语音语料库的目标、原则、方法和过程,并对其功能的实现及应用价值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42.
考察安徽芜湖话中“得”的虚词用法和构词语素用法:一、相当于普通话介词“在/到”;二、相当于普通话动态助词“着/了”;三、相当于普通话语气词;此外,“得”还相当于某些构词语素。与早期白话文进行对比,其中某些现象是历史遗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以对河北官话方言区词语重叠形式的调查为基础,对河北官话方言区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进行了描写。描写的重叠式包括:ABB式、AB又/也AB式、A里AB式、A又/也A式、A上A式、AA着呢式、AAA着呢式、AA式等。并通过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对比,揭示了描写对象在表义特点和句法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文章的最后谈了对与形容词重叠有关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4.
语言是民风民俗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能帮助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语言禁忌是人们对语言的迷信和崇拜,认为语言与事物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不吉祥的话语能招致不吉祥的事情发生,这就使人们对不好的事情的禁忌心理转化成了对语言的回避,因此便有了委婉语的出现。委婉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修饰效果。民俗有崇拜...  相似文献   
45.
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在作媒介,因此,文化交流与语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吐鲁番方言中借入了不少汉语词,本文笔者主要阐述了汉语的借入、影响及其渗透。  相似文献   
46.
施立学 《人才瞭望》2014,(12):62-62
满族的文化风俗,千百年来融入东北许多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礼仪及游艺、竞技中。显性的满语运用与教学,有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和新疆察布察尔及各地大大小小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满语学习班。隐性的满语除刻印于千千万万东北的山川村落,成了满语地名外,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47.
安陆方言中的祈使句十分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特色。与其他各地方言相比,它们不仅在语法、语义等大的方面与普通话或者其他地区方言存在差异,而且连常用的句尾语气词和否定词都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特殊祈使句格式进行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其意义与价值,以便于更好地探究安陆方言的内涵。  相似文献   
48.
方言是原生态山西民歌的重要构成元素。山西民歌方言的衬词、叠词、词缀和声调等受山西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民俗风情的熏染及黄土文化的浸润,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地理事象。山西民歌方言的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具有地域性、典型性和鲜明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9.
地方传媒运用强势方言词汇可增强亲和力,能拉近传媒与受众的距离,有助于打造媒体的地域文化特色,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地方传媒运用强势方言词汇增强亲和力应进行必要的考量,照顾不同的受众层次,运用与新闻内容相协调的方言词汇,注意方言词汇的通行范围,遵循适度适量原则,努力做到用语规范和语言亲和的统一。  相似文献   
50.
虽然第三代陕西作家们在小说的写作风格、创作主题等方面都各有特色,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可寻到一个共同的脉络,那就是独特的语言魅力.其中深具口语化色彩的叠音字的运用、各种带有地域特色的名词、动词的运用以及形象的民间熟语的运用等,都令其作品达到了方言、地域文化和修辞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呈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