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29篇
丛书文集   987篇
理论方法论   166篇
综合类   3193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01.
《东岳论丛》2017,(2):61-69
汉语的现代性写作仰仗一种朝向未来、充满潜能的新语言。这种新语言召唤着具有现代心智的诗性写作者。在这种意义上,放眼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一部边缘之书,《野草》或可被确认为一部绝对的文本和一个彷徨的开端,鲁迅或可称为现代汉诗写作的第一人,他启迪着现代读者对书写维度的注意。本文倾向于将《野草》视为一种现代汉语写作的草图,而鲁迅对《题辞》的写作,尤其是他对四种实验性要素的运用,已经为这份草图的展开做出充足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2.
《春江花月夜》这首婉约、圆润的古代诗歌,有着一套并不简单的内在文本结构。这种"结构"大致可以总结如下:以大自然,也就是"道"为依托的哲学时空文本结构;以男女悲欢离合为代表的人类情感时空文本结构;宇宙哲学与尘世间的伦理相互交叉、重合,最终合一的时空文本结构。这种三位一体的结构模式,即从哲学到人生再携带着人生返回哲学,就决定了这首诗歌不但有"情味",也有哲学味,更多的时候这两种"味"还是融合、互化为一体的。这一结构特点其实也并非是该诗所独有,古代的不少诗歌也是沿着这样一个路数写下来的。  相似文献   
103.
104.
桓温取道三峡、进击成汉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有着非常显著的原型意义。桓温识八阵于鱼复并赋《八阵图》诗,开启了"八阵图"这一具有特殊文化蕴含的原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世代书写;《世说新语》中,有关桓温三峡中黜免部属及见绝壁而叹的故事,则分别引发了中国文学传统中关于"哀猿"、"峡险"两个文化原型的书写热潮。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109.
贺疆 《公关世界》2016,(11):28-32
刘新和的水墨,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荷花之类,都隐隐约约带着一种设计感。这种设计感与水墨的流动性特质的结合,平添一份介入感,别有情味,形成一种另类意象语言。  相似文献   
110.
段光安是对诗的创作规律有深切领悟的一位中年诗人,把强大的生命之火注入到丛生的意象之中,使意象成为诗人主观情思的对应物,这是段光安诗性思维的明显特征。丰富的生活积累,勤奋的艺术追求,对诗歌把握世界的方式的独特见解,感受着诗歌这一崇高的生命形式的呼唤,使他的眼前展开一道通向诗歌天国的云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