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240篇
劳动科学   245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43篇
丛书文集   458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1114篇
社会学   284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刘澍 《天府新论》2012,(3):76-81
“调解优先”标志着柔性司法层层加码,理论界对此多有质疑.在法社会学意义上,法律职业化受阻是其时代背景;法院权威不足是其实务依据;而涉诉信访则是其政治动因.从长远来看,“调解优先”不可回避,但其内在的不足也使其无法真正解开我国法院所遭遇的司法困境.中国司法现代化必须迈过调解这道文化意义上的“坎”.  相似文献   
72.
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仅仅反映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且关系着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协调劳动关系及其矛盾,实现劳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但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劳动关系也变得多元化、复杂化,劳动关系矛盾日渐增多,这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较大压力。劳动关系和谐与否,既关系到每个劳动者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我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实施的立法背景下,  相似文献   
73.
在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历程中(1886-1966年),沃伦法院的贡献就在于将其从规则的“蛹”蜕变成了制度的“蝶”.因为在沃伦首席大法官的带领下,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判例陆续将作为救济措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引入联邦宪法第4、第5、第6修正案,并借助第14修正案推及各州,最终实现了以下目标:一是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从联邦司法体系扩大至州系统;二是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则对象从仅针对非法搜查、扣押行为延伸至所有违宪的强制性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74.
正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人员仍在从事工作的,在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一直以来因劳动关系是否失格问题,引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法学界广泛争议,给工伤认定和司法判决带来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同样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法院或劳动仲裁或司法调解中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为此,笔者在厘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保险工作实际,认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遭受事故伤  相似文献   
75.
杨贤才:1978年8月中山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 1989年被提拔为民庭副庭长,  相似文献   
76.
[摘要]传统德古调解是典型的教化型调解,在社会转型期新型德古调解对传统德古调解进行了改造和利用,成为了彝区人民调解的模式,它是典型的交涉型调解。新型德古调解中德古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是传统型权威和合法型权威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77.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是在我国当下的社会司法资源总量不足,然而社会司法需求迅速膨胀的情况下产生的。司法调解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长期以来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通过对司法调解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中的研究,不断促进司法调解在我国当前司法环境下的普及,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协调统一,通过对这两种调解方式的有效整合,能够对今后审判方式改革带来一定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8.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方面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如今,家庭结构的转变、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老年人对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愿望日益凸显。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为保障精神赡养的依据,彰显社会对老年人的特别关爱。然而基于实践中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现状,有必要协调其他部门法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老年立法,确保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9.
那慧 《家庭科技》2010,(11):47-47
我朋友向我借了3万块钱。他无能力偿还,我起诉他,并在判决后申请了强制执行。法院工作人员说我朋友确实没有财产可执行。请问,我怎样才能要回欠款?李永强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可见,法律救济也有风险和条件,  相似文献   
80.
张卫平 《决策》2012,(4):90
李欣(化名)从某大学政教系毕业后,考入某政法大学攻读硕士,毕业后分到内地某中级法院,若干年后晋升为庭长,后又转任某基层法院院长.在机关里工作"组织关系"十分重要,作为基层法院的院长,李院长深有体会.作为"一把手",一方面"感觉不错",是真正的领导;另一方面,也深知责任重大,不能大意. "班子成员 "3月9日周五 晴 今天与前院长交接工作,下周一就要正式走马上任了,心里还是有些激动.前院长王某某是部队转业的干部,原来某部的政治部副主任,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立过二等功,一手书法写得非常漂亮.在县法院干了一届半,这次到中院作纪委书记,算是进了"班子",虽然级别待遇不变,但毕竟是进了"班子".院长、副院长是当然的"班子成员",即使是"工会主席",那也是"班子成员",也属于提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