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396篇
劳动科学   50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79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635篇
理论方法论   143篇
综合类   1964篇
社会学   495篇
统计学   27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消费者对互补品消费习性存在的异质性,对互补品消费市场进行细分,并在上游两个制造商分别提供具有互补特性的产品,下游一个销售商同时销售这两种产品的供应链环境下研究定价均衡。根据不同目标市场选择,识别出全市场覆盖以及聚焦细分市场两种销售策略,分别对两种营销策略下的供应链产品定价进行讨论,并通过模型求解分别得到两种策略下的均衡,讨论了两个均衡解存在的条件,讨论了均衡定价随产品互补程度以及互补品相对效用比的变化情况,以及销售商在不同情形下选择的定价策略。结果表明,当互补品相对效用差异不大,且互补程度不大的时候,渠道内形成第一个定价均衡;当产品间相对效用差异大,且互补程度足够大的时候,渠道内形成第二个定价均衡。  相似文献   
52.
本文研究存在战略购买需求的易逝资产销售策略问题。垄断厂商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确定易逝资产定价、供给、机制选择和配给策略,战略消费者通过锚定预期价格安排战略购买时机。不同于通常基于效用理论研究定价的思路,本文首先基于锚定效应和跨期价格均衡思想探寻不同战略等待购买规模的市场预期需求曲线和动静态定价区域;其次在众多预期需求曲线中寻找市场有效定价前沿(即有效预期需求曲线);再次在利润曲面上找出与有效定价前沿对应的容量扩展线(即最大利润曲线);最后沿容量扩展线和有效定价前沿搜寻最大期望利润及相应策略。研究表明,消费者保留价异质和需求不确定性是动态定价和战略购买存在的根本原因;市场在不同战略等待购买规模状态拥有不同预期需求曲线,最大战略等待购买规模状态预期需求曲线是市场有效定价前沿。动静态定价机制各有其所适用的容量和价格空间,消费者保留价水平和战略消费者规模决定动态定价空间大小,随机需求分布差异只影响动态定价空间形状(即影响需求弹性)。在跨期价格均衡区域内,提价和扩容都会加剧消费者战略购买程度,供给越大定价往往越低。战略购买不仅会降低厂商供给、定价和利润水平,改变不同类型消费者之间高低价购买机会,甚至还可能影响定价机制选择和配给策略。压缩过度供给和虚高价格空间可降低战略购买导致的利润损失。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考虑消费者行为的需求价格理论研究和运营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产品类别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变量,消费者渠道偏好往往因为产品类别的不同而迥异。 消费者购买不同类型产品时的渠道偏好有何不同? 基于调节定向理论,引入产品实用享乐性与风险性,探 究消费者购买不同类型产品时的消费者渠道偏好差异。 围绕产品的实用享乐性、风险性与消费者渠道偏好 的调节定向匹配提出了 4 个假设,运用实验法采集数据,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多项 Logistic 分析,对假设进行 了检验,并提出企业顾客管理建议,以期为企业根据产品类型区别建设渠道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4.
在电商平台购物中发生危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的经营者“砍单”行为日益增多,当事双方冲突不断。造成“砍单”行为与日俱增的根本原因是要约邀请、要约、承诺判断标准的不统一以及经营者滥用格式条款。因此,有必要对“砍单”行为进行法律规制。首先,应当注重事前规范,即统一要约邀请、要约、承诺的判断标准。其次,要规范电商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即认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格式条款无效及有争议的格式条款不能单独由电商平台制定。最后,在“砍单”行为发生后,既要规范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合同责任承担也要规范电商平台与经营者的责任承担,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实施消费者杀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对大数据杀熟现象具有抑制作用,情感态度在其中具有中介效用,但影响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运用效果层次理论探究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对大数据杀熟现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产品差异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情感态度间接影响消费者对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的抑制行为,网络口碑则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的抑制行为。消费者应将产品差异、网络口碑纳入个人消费参考标准,以此提高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从消费端来抑制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行为。  相似文献   
56.
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动机视角探讨了公众绿色消费模式的驱动机制,以及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均对其绿色消费态度和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较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绿色消费态度和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绿色消费态度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创新性在自我决定动机和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自我决定动机与绿色消费态度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59.
基于价格参考效应的消费者需求与产品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喜 《管理评论》2006,18(11):39-42
首先简要回顾了价格参考效应研究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包含价格参考效应的消费者需求和产品定价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最后探讨了价格参考效应对企业产品定价的影响和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消费行为中的民族中心与民族淡漠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反映了消费者的国货中心意识。通过测量京、穗、渝三地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调查三地消费者对三个产品类别中外品牌的态度,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同时存在民族中心和民族淡漠两种复杂或矛盾的心理倾向。文章分析讨论了中国消费者行为中这种矛盾心理的社会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