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8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05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产阶层的研究在经历了观望、争议阶段之后,在2007年迎来了一个高潮。2007年4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主编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系列丛书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得以出版,该丛书是这一“中产阶级研究小组成员”继2005年8月出版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更为深入、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92.
奢侈的态度     
作为奢侈品产业的原料进口和精加工大国,我国的奢侈品行业也在渐渐地萌芽。虽然成长道路漫长而坎坷,但我国的奢侈品已进入品牌初创阶段。高盛分析,目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日本市场已经饱和并开始萎缩。虽然日本客户购买的奢侈品仍占全球总销量的41%,但他们已经越来越倾向于购买价格合理的产品。据高盛投资银行测算,中国客户目前已成为全球奢侈品第四大消费群体,中国的销售量已经占到全球总量的12%以上。对于奢侈品的消费,我们无意对部分如"炫富"等非理性消费行为推波助澜。我们真正提倡的是对奢侈品成就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认同,此外,我们还想知道,在福州,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奢侈品、渴望得到奢侈品,或者正在消费奢侈品。  相似文献   
93.
王芳 《统计与决策》2007,(20):83-84
本文采用了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居民1980—2004年的生活消费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将时间序列划分为四个时段。并分析了四个时期的消费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94.
论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消费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对自身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它是影响个人行为的深层个性因素,并驱使人们的自我概念和自身行为达成统一,因此它影响和制约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并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别是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价格的认同和广告的接受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从山东居民家庭消费状况和消费结构、山东居民通信消费状况两个维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居民消费行为对通信支出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伴随山东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的通信需求将有较大的增长,山东省电信市场在未来几年发展空间依然巨大,仍将保持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6.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材与全面发展。本文在调查、分析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问题,并仔细探讨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综合因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的对策,旨在树立和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和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97.
消费异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用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指被控制的、源于虚假需要的消费,表现为物质消费的过度和意义消费的错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大幅推进,青年学生已经逐步成为当代社会消费的主体,且消费异化倾向初露峥嵘。因此,厘清消费异化的脉络,利用其对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8.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的对象,本身并无褒贬之分.  相似文献   
99.
随着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的兴起,民族符号学构念及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自符号学创立至今,符号学各流派迅速崛起,研究成果颇丰。作为文化符号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的民族符号学,起步较晚,对其研究亟待深入。在消费行为研究中,学者虽然提出了符号消费理论,但是鲜有从民族符号学角度进行探究。本文基于消费行为视角,通过对国内外民族符号学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学界主要是从民族符号学的基础、建立与发展、影响因素、构建与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揭示民族符号学发展脉络及其规律的同时,以期能对民族符号学的研究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刘戈 《经营管理者》2013,(27):198-19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特别是电子商务和微博、微信等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产品的快速普及与渗透,给中国社会及消费者都带来了深刻影响,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伦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今天社会特有的消费文化,同时文化又反过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本文试图借助当前社会的消费文化现象来剖析消费行为的特点及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