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94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02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711.
港口在推动全球经济贸易的同时给全球海洋和大气带来严重污染,港口发展受到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措施的约束与影响,港口发展面临转型。本研究基于政府和港口的双视角,考虑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成本及政府调控影响,对政府港口双方的决策行为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探索政府调控下的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演化路径,挖掘绿色智慧港口建设的主要推动因素,刻画二者在绿色智慧港口转型中相互制约、共存共荣的关系。借鉴Lotka-Volterra模型测度绿色智慧港口发展扩散趋势,通过模拟政府调控力度刻画绿色智慧港口与普通港口的扩散形势变化,反映绿色智慧港口演化需求,揭示绿色智慧港口在无政府调控下发展的局限性,印证了政府调控对于绿色智慧港口转型的推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没有介入港口转型时,港口总是会向普通港口方向发展;当政府开始对港口转型进行调控时,绿色智慧港口发展竞争力加强、建设比率明显提高。绿色智慧港口发展速度与政府调控的强度是正相关关系,政府调控在绿色智慧港口转型不同阶段促进能力不同,随着政府调控力度的改变,绿色智慧港口的市场竞争力也持续变化,最终演化为政府和港口都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12.
使用多阶段网络DEA评价模型,对全国9家上市港口企业进行绿色港口的效率评价,并利用我国2015—201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采用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对绿色港口进行效率评价,探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才能使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做到协调,最终达到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结论:2015—2019年,各大港口的绿色管理都不断加强,但绿色港口的转化速度较慢。由于不同港口的技术不同,导致港口的增长速度不一致。生产运营效率与利润转化和废气排放效率均较低,说明两阶段效率还有待提高,生产运作和绿色管理还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713.
中国沿海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利用我国1985-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物流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经济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港口物流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714.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一流港口的建设要求和环渤海港口群的发展目标,构建了包括港口运营能力、集疏运体系、企业财务状况、港产城协同、智慧绿色和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港口综合竞争力水平和进展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在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方面,山东港口集团在运营能力、集疏运体系、港产城协同、智慧绿色四项指标排名第一,合并计算的河北港口在企业财务状况方面排名第一,天津港口集团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数排名第一。结合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和进展,研究发现,港产城协同度低是制约环渤海港口集团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共性因素,集疏运体系不完善是河北、辽宁和天津港口面临的共性问题。此外,河北和辽宁港口还应该提升集装箱运营能力,增强地方经济对港口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该研究可以使港口管理部门清晰把握环渤海地区港口集团的竞争力水平,为制定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