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0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55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老残游记》以“泪”来表达作者的认识及其对国家的无比热爱之情 ,展现了一个太谷学人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2.
从吴宓到鲁迅,再到后来的研究者,都将<史地学报>和<学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前者的核心人物、诸位同人和刊物本身三个层面与后者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可以揭示1920年代在南京乃至全国学界甚有影响的两份刊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异同所在,同时也可展现当时相关学术群体的学术风貌.  相似文献   
83.
陈恭 《科学发展》2012,(4):109-112
2012年,是中国“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年。毋庸讳言,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累积了很多问题,如房价高企、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经济结构失衡、发展方式迄待转变等。因此,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学界流行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84.
论学人之诗     
"学人之诗"有两重意义,本意是指学人所创作的诗歌,派生意是指不是学人所作但具有学人之诗风格和特征的诗歌.学人之诗体现出学术意识和学术精神,在诗歌创作中引进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常以专门之学人诗,具有质实沉厚的风格.由于人们在实际使用中的随意或"各取所需",使得"学人之诗"这一概念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学人之诗同诗人之诗的审美特征有较大的不同,诗人之诗多体现出艺术之美,学人之诗多体现出学理之美.囿于成见和偏见,学界对学人之诗的研究出现不应有的缺位.  相似文献   
85.
一次与编辑部的一位朋友闲聊时,他提出了一个很不客气的问题:假如有一天你不再从事经济学工作了,你想过没有,你说过的、写过的有多少是有用的,有多少是没用的,有没有一个大致的比例?这个比例给你带来的是欣慰还是不安?我说这的确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一个多少有点令人尴尬的问题,大家活得都不容易,何必这么认真呢?若进一步讨论,就涉及到经济学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等方面。他说这正是一个好题目,干脆论一下经济学的科学精神。我说承担不起,这个题目太大了,而且是一个高深的学术问题,并不是随便一个有模样没模样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86.
语言秩序与民族精神应该是互动的,而远在"五四”时期之前,文言秩序已获得了一种鲜明的制度性特征,成为民族精神的禁锢.它剥夺他人说话的权力,排斥他种对世界的解释.五四学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以全面反传统的态度,从语言批判到文化反抗彻底打破文言秩序,充分释放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7.
在中国,自学术、学人由"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被拯救出来后,"重视人才"的崇智氛围,使"臭老九"地位直线飙升.  相似文献   
88.
黄景仁,字仲则,其诗名显著,"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他在短暂的35年生涯中创作了数千首诗歌,其诗歌以独特的文学意蕴和风格特色,在清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的游幕生活密切相关。他在游幕期间创作的诗歌,成就颇丰。这些诗歌抒发了生活困顿之苦与身世沦落之悲,倾吐了磊落不平之气与愤世嫉俗之情。探讨其游幕与文学的关系,可以窥见游幕生涯对黄仲则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数据     
《领导文萃》2013,(19):137-137
42名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给全球107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现状做了个排名.美国继续高居2013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榜首,挪威和法国分列第二和第三。相较此前一年,中国排名下降4位,在107国中位居第42。(《南方人物周刊》)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