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58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91篇
社会学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九月 《当代老年》2014,(4):18-19
四十多年前,男中音歌唱家胡宝善以自己谱曲演唱的一首军旅抒情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而红遍大江南北,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流传至今。然而,这位年过七旬的艺术家和爱人王亦满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再经过艺术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加工、润色,使其由粗糙、简陋到细腻、精美。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不断提高,文学艺术作品也应与时俱进。从赣南《长歌》到《十送红军》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文章将着重剖析赣南《长歌》的产生、音乐特点、演唱特点,与《十送红军》进行比较,揭示其传承关系,籍此来推动民歌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美声唱法的产生看各个时期声乐研究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声唱法的产生至今已经历了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多年的声乐发展史中,声乐研究首先经历了两百多年的经验主义摸索。到了19世纪,声乐研究才开始进入科学的研究领域,开启了研究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声乐研究与生理学、声学物理密切结合,并且在这两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巨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声乐的学习演唱需要表演者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更需要其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因素对声乐学习与演唱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本文重点就直接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引导演奏者做好声乐学习与演唱。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把声乐演唱分为了三个阶段,并以此探讨一个歌唱者如何在音乐作品的演唱中,实现作品本身的表达和富有生命力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6.
曹秀美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走上世界舞台的韩裔女高音歌唱家。在欧洲歌剧舞台上扮演过二十多部歌剧的主要角色并举办音乐会。她的声音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曹秀美演唱时饱满的情感表达,丰富的舞台表现和艺术想象力在与杭州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中再现其高超的演唱技巧和声音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要将一首声乐作品演绎得完美,让欣赏者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则要做到演唱中的声情统一,才能让演唱者与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文章分析了<黄水谣>用怎么样的演唱与感情表达方式,才能达到<黄水谣>在演唱中声情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诗词歌曲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古代诗词与音乐相结合是成为我国民族声乐中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这种新型对古代诗词的表达,为我国古典诗乐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具有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达十分重要,它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从熟悉作品、对作品进行准确的分析、理解、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自身独特的个性去演绎作品、以及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是解读民族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及个性体现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师学生声乐演唱中临场紧张的心理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指导和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临场心理,摆脱和解除演唱或考试中临场精神紧张的状态,激发学生积极的投入和强烈的歌唱表演欲望,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