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30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41篇
丛书文集   12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80篇
社会学   11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对P22钢管焊接接头进行工艺焊接性分析,执行正确的焊接工艺措施.可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研究了细菌在合成药物抑制作用下的代谢过程的热功率_时间曲线,按指数生长模式根据曲线计算出了在给定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常数,并得到速率常数与药物浓度间的关系,确定了最佳用药量.  相似文献   
993.
相关报道     
2007年人才市场:软件工程师需求量大;上海:股市吹“热”证券从业岗位;小语种毕业生成招聘“香馍馍”。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80年代,朱光潜、李泽厚、蒋孔阳、刘纲纪等理论家纷纷将研究视角转向马克思前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在自然的人化、美的规律等问题上进行了论争,试图从《手稿》中找到人道主义、人性发展和人的自由的论据,从而确定“美学热”的合法性存在价值。朱光潜、李泽厚等从“自然的人化”理论出发,建构起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主体观与实践观。同时,也带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热潮。理论家们认为审美不仅构成了主体实践的一部分,更是参与到作为社会历史实践的“人的解放”进程。“美的规律”问题的探讨则完成了美学意识形态的自我建构和主体性美学延展的目标,成为人道主义思想在美学领域的深化。当美的本质问题和人的本质问题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以主体性为核心、以人学为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框架,从而具有知识分子文化启蒙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冷热之间     
新闻是易碎品.信息无隔夜粮。新闻报道贵在迅速敏捷.抢占先机。这里就离不开一个“热”字,热采,热购,热销,热处理,热播出,趁热打铁。  相似文献   
996.
美洛昔康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美洛昔康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方法对基质、冷凝液的选择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研究;对滴制工艺的选择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丸重RSD和圆整度为考察指标,对滴制温度、滴制距离、冷凝剂温度和冷凝剂高度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以PEG6000为基质,以液体石蜡为冷凝剂,美洛昔康与PEG6000以1∶7的比例混合,80 ℃保温滴于高度60 cm以上、温度5 ℃的冷凝剂中,滴距8 cm。结论以该工艺制备的美洛昔康滴丸成型性与质量均较好。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混合溶剂,油酸和乙醇组成的有机相,水-乙醇溶液和银离子所组成的水相以及油酸钠固相,在溶剂热条件下,在相界面处还原得到纳米银,其粒径小,胶体稳定,平均粒径为25nm。产物经TEM、XRD和SEM表征,并对银纳米粒子的形成提出了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8.
基于不同高度试件的劈裂抗拉试验结果,研究了离心成型中速阶段离心时间和离心加速度、骨料级配、钢纤维长度、钢纤维体积率等因素对钢纤维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以高度为150 mm的试件为标准的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换算系数,可供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圆形微通道内流体的强迫对流问题,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了考虑轴向热传导、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粘度耗散和入口效应等因素的圆形微通道的控制方程,给出了流体温度场和努塞尔数的计算表达式。对圆形微通道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受尺寸效应的影响,管径越小,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越大。微通道的换热能力比宏观经典通道强,表明在相同面积上做多个微通道比一个宏观大通道的换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饱和土一维热固结方程的建立和求解,分别得到初始孔压3种特殊分布时的解析解.根据所得解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并比较了3种初始孔压特殊分布的一维热固结性状.结果表明,当考虑温度影响时,热固结中超静孔压、沉降变化规律与传统固结理论不同;在单面排水条件下,初始孔压正三角形分布时热固结最慢,倒三角形分布时热固结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