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3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60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858篇
社会学   15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钓鱼岛问题的实质是中日美的关系问题,是三国实力的又一次较量与试探。钓鱼岛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所以,新时期爱国主义应坚持强大国家的方向不动摇,温和、理性并以实际行动爱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崛起,用强大的实力来爱护祖国和人民,同时也为国际和平再添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42.
佘记其  张二青 《社区》2014,(33):20-21
项目背景 丹阳市云阳镇市民广场社区位于丹阳老城区,是丹阳市的文化、政治、商业、交通中心。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就在辖区范围内,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针对社区部分退休党员群众沉迷棋牌、部分青少年假期沉迷网络的现状,市民广场社区工作者认为,要让党员群众和青少年不忘国耻、牢记历史,弘扬民族精神,才能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43.
这是八宝山革命公墓(以下简称“八宝山”)的“淡季”,没有祭扫的人流,没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因为一纸通告,两个月来,连申请存放骨灰的人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4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青少年爱国意识急剧下滑.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俄罗斯从多方面加强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从俄罗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举措、特点、利弊及启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释.其中,一些举措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5.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人们视野日益开阔的当下,微媒体渐渐成为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就其外部来说,主要表现为对爱国主义教育队伍的影响,对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影响;也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内在挑战,尤其表现为对教育主体权威性的挑战,对旧式教育途径的冲击等等。针对微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应从教育者、教育目标和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这三方面着手,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46.
爱国主义精神是当代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重要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与信息社会的发展,在多元化思潮背景及西方价值观的侵蚀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接地气"是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新模式的钥匙,也是增强爱国主义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加强理论课程建设的同时,更应关注隐性课程、实践课程建设,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协调机制,塑造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对高校的教学开展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不但能满足教学要求,而且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加硬件教学设施和软件教学内容,使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因此,立足高校的发展实际,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措施,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以此为基础推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49.
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就必须深刻认识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澄清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等同起来以及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对立看待的双重误解,在此基础上,思考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原则和方法。具体来说,只有科学把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物质条件、基本内容与制度保障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层面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原则和方法,才能真正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相似文献   
50.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至今的巨大精神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我国的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发展历经由传统到近代、再到当代的历史演进。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