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8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88篇
管理学   1563篇
劳动科学   95篇
民族学   240篇
人才学   351篇
人口学   113篇
丛书文集   2650篇
理论方法论   640篇
综合类   7353篇
社会学   2451篇
统计学   10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1122篇
  2013年   968篇
  2012年   1280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285篇
  2009年   1243篇
  2008年   1420篇
  2007年   1059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探讨了全球化时代文化趋势对人的生存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冲击与启示.张跃军谈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景观;邓艳艳谈形象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周庭华谈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标准的问题;钟友循则表现出对全球化时代人的"图像化生存"的一种忧虑.各篇文章角度不一,但各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80-90年代我国公安题材影视剧的观察、分析,认为这些作品在塑造典型人物上不够丰满、深刻,因此提出要塑造鲜活的,令人可信的,能教育人,鼓舞人的公安人员形象。  相似文献   
83.
席勒艺术形式原理及其历史意义迄未得到足够重视与全面阐释。"形式消除材料"实即"形象消除生活"。它暗含内容与形式统一基础上的形式优先原则。其历史意义主要在于审美现代性的开辟及艺术形式的张扬。  相似文献   
84.
工厂供电课程存在着教学任务肾、课时少的现象,按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会出现教不好、学不透的两难境地。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提出了引导法、角色转换法、对比论证法、现代教育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5.
编辑的文化视野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的文化视野、社会角色、知识结构与精神产品密切相关。反映时代主流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更多地指向现实和未来;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服从于社会现实,并着力体现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导向;导向性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在对精神产品的选择、加工活动中引导并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编辑的社会角色有社会的规范性角色、学科权威角色和内化式角色,编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识过程决定了其对精神产品选择时的价值取向。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精神产品的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同时又通过这一活动丰富、升华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形象意义的载体——映象在语言中对风格意义、语境意义和文化意义的重要影响的分析,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有效地保证映象再现。  相似文献   
8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已逐步由传统的自给农业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这种变化对乡镇干部的角色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广大农民群众最欢迎的是乡镇干部的示范引导和真诚服务;最需要的是乡镇干部为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支持;最希望的是乡镇干部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对此,我们着重培养了乡镇干部行政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所应有的双重能力。  相似文献   
88.
清初统治阶级实施高压政策.文字狱布满中原。蒲松龄对此无限愤懑,但又不敢正面发表意见,便以曲笔书写他的悲愤.借天堂地狱以宣泄他胸中的不平。正如很多研究者所论.《聊斋志异》是作者一生血泪的结晶,一腔块磊的倾泻。它时而将那可诅咒的时代尽情地诅咒,时而在谐谑嘲讽中对丑恶现象痛加鞭笞.又时而借幻化的鬼狐来控诉那人间的不平。  相似文献   
89.
商品化权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理论和我国在经济生活中引发的诉讼 ,对商品化权引入的必要性及其主体、客体和内容等诸问题进行了探讨 ,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必要引入商品化权 ,以此明确权利 ,更好的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推动我国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