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1909篇
劳动科学   112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16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599篇
理论方法论   149篇
综合类   2497篇
社会学   457篇
统计学   32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近十年来,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电子商务的兴起、加入世贸组织等等,为中国物流业推起了一浪又一浪的高潮,物流行业人员的管理意识也进一步增强。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和“物流成本冰山说”等观点为越来越多的物流行业人员所关注,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也日渐浓厚,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但是,如果深入观察便会发现,目前由于用以指导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比较缺乏,因此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仍比较粗浅或存在着一些偏差。鉴于此,本文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物流成本问题作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22.
构成城市群的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个普遍现象,带来了城市的差距和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3.
现代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的正向和反向移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24.
本文最新提出物流最基本的四个固有属性:物(Material)的根本属性,流(Flow)的浪本属性,物和流的主体(Party)属性,物和流的地域(Region)属性。无论自然界物流,还是社会界物流,经济界物流,都具有这四个方面属性(RPMF)。同时,本文首次提出物流四要素RPMF原理。根据物流四要素RPMF原理,提出按各要素的不同属性对物流进行科学分类的方法,并给出物流分类图。  相似文献   
25.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该文从新疆兵团物流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优势等方面对兵团工业化进程中的现代物流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兵团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物流外包信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物流外包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合作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是物流外包成功运作的关键,并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合作双方相互信任的因素,提出了构建物流外包信任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
试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几种物流企业扩张方式的比较分析 ,得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8.
物流成本是以物流活动的整体为对象的,是唯一基础性的、可以共同使用的基本数据.可以说物流成本是进行物流管理使物流合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八方物流学院是福州大学与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创办的新型一级学院。福州大学物流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已走在福建省高校前列,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福建省属最大的国有交通运输物流企业集团,八方物流学院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政-产-学-研”强强战略联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30.
执行公正蕴涵着应然性和实然性的标准和尺度.人们可以用一定的观念和标准来评判和具体衡量执行公正.执行公正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执行公正的途径,就是按照公平正义这一法律价值的内在要求,在执行权运行的环节上合理构建各项具体制度,革除阻碍公正的制度因素,确保执行权公正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