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公共财政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政策手段和体制保障。县级财政要按照“增加投入、引导放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公共财政建设方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经济发展。亚国主义、思想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宋朝延续300余年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撑。把“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看作平台建设“牛鼻子”工程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共享网整合了行业、部门和地方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它既是我国科技条件资源信息汇交的中心和信息发布与成果展示的窗口,也是科技资源管理决策的支持系统和国内外科技资源信息交流的枢纽。  相似文献   
34.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始于能源的改进与更替。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节约能源,是我国缓解资源约束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5.
随着参与北极事务的国家不断增加,大北极地缘政治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地缘政治学对自然地理因素的认识在北极域内、域外国家权力的变化中得到了体现,形成了大北极地缘政治的物质基础。批判地缘政治学对思想观念的认识也在北极域内、域外国家的北极政策变化中得到了验证,形成了大北极地缘政治的思想观念基础。后批判地缘政治学对“领土”与“空间”的认识为构建“领土”与“空间”两种叙事提供了依据,从而提供了“北极身份”和“全球身份”并行并相互强化的大北极地缘政治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6.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定质研究或质的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被美国学者称为继定量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对它进行系统的译介、分析,并进行合目的、合规律的改造,使之为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质量服务,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的诉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实践的需要。为此,本期特推出由田虎伟博士主持的2009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混合方法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本土化"系列成果,以期反映对该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7.
以集古为代表的收藏活动是北宋文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欧阳修开一代收藏风气之先,其物质生活是其收藏活动的坚实基础。欧阳修少孤家境贫寒,收集碑碣源于幼年纸笔匮乏的心理缺失,而他庆历五年开始大规模集古则直接源于他此年俸禄收入的首次倍增,且长期执政的丰厚收入支撑了漫长的集古活动;同时,宦游各地的经历和文坛宗主的影响力也是集古的重要人力基础;此外,欧阳修讳言“有力”的行为呈现出他集古背后的焦虑感。  相似文献   
38.
"普世价值"从本质上讲源于人类的共同性,因而在抽象层面意义上"普世价值"是存在的,而由于人类个体的特殊性,在具体层面的"普世价值"则呈现出不同特点。人权作为价值目标,在抽象层面上具有共同性,在具体人权内容上则受制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等社会物质基础,具有多样性。从二者关系看,人权与抽象层面的"普世价值"具有共同性,并作为后者的内核而存在。而在我国人权建设路径选择上,一方面要承认抽象层面的"普世价值"与人权的存在,并主导话语权,另一方面又应明确具体的"普世价值"与人权必须依据现实的社会物质基础,坚持自己的标准与内容,在此基础上的人权建设才能既不脱离世界主流,也不脱离本国实际。  相似文献   
3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什么是和谐文化?怎么建设和谐文化?这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刊约请几位专家从不同侧面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期促进和谐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马小军在《国际展望》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领土是国家主权赖以体现的最基本物质空间,国家主权因为其以领土为物质基础才具有现实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国家领土主权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和限制,但建立在领土主权之上的国家主权,仍旧是国际关系的基石,国家领土主权不可侵犯仍是现代国际法的最重要原则。就此而言,今天中国国家安全的首要目标,仍然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统一、完整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