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13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81.
刑法上意义上的平等包括一律平等和排除特权两方面含义,然而,平等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平等,在刑事立法司法过程中要对不同类别加以区别对待,以实现实质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82.
雷诺兹特权是由雷诺兹案的判决而产生的给予大众媒介的特权,此特权实质上保护了有失偏颇的报道不受诽谤罪等类似罪责的审判.从法理上讲雷诺兹特权的逐渐完善和诽谤罪的逐渐削弱相对,不断扩大大众媒介传播的自由空间.促进了大众传播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透明度的加强和社会公平的建立.但在新闻实践过程中,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的深化和完善,大众媒介渐渐沦陷于资本市场.雷诺兹特权原本基于社会公平的考虑变成了沦为资本市场工具的大众媒介的保护伞,不仅偏离原有的目标,还使得大众媒介的诽谤、中伤日益严重.雷诺兹特权的实行需要一个拥有干净单纯的大众媒介的环境.  相似文献   
83.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经历了二百六十余年由盛到衰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期间,封建社会经济取得了超越前代的发展,典章制度也获得了显著的成就。清代所处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其法律制度的历史价值。"职官有犯"是《大清律例·名例律》中的一条法律,根据清代"职官有犯"律的规定,官员犯罪,无论职务高低,所司皆须开具事实,实封奏闻,取旨,不许擅问。清代皇帝是最高立法者,同时也是最大的审判官,控制国家的最高司法权。  相似文献   
84.
本文通过对魏晋时期出台的一系列特权法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出特权法与士族门阀制度的内在关系,明确指出:士族门阀制度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魏晋时期的特权法在士族门阀制度的演进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士族门阀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5.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思想 ,追求客观真实的实现是刑事诉讼的基本目标。客观真实也成为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传统刑事诉讼中的客观真实片面强调了刑事诉讼与一般自然认识和社会认识的共性 ,忽略了刑事诉讼之不同于其他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应当以法律真实代替客观真实 ,并在以法律真实作为诉讼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文明、科学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6.
劳动力转移、城市化和城乡就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而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是我国实行了对劳动力流动的行政性干预。由于非市场因素的干扰 ,农村劳动力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而城市劳动力相应获得了非竞争性的经济利益。计划经济下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由此造成的城市化滞后也同样给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 ,当务之急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让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87.
沉默权符合自然权利,是对抗制诉讼模式的要求,我国确立沉默权是促进刑事诉讼民主与公正、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提高办案效率和科学办案能力的需要。具体实施上应设置沉默权告知程序、限制讯问时间、保障在押嫌疑人的会见权和通讯权等,同时应明确讯问时的律师在场权利,修订审判阶段的讯问被告人程序。  相似文献   
88.
行政合同特权源于行政合同的行政性与公益性,本质在于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文章先对行政合同与行政合同特权的内涵进行界定,重点考量德、法行政合同特权制度的特点,并总结两者的共性与差异,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行政主体所拥有的单方变更权和解约权、指导权、协助权与监督权、强制履约权、制裁权、强制执行权、解释权等角度构建我国的行政合同特权。  相似文献   
89.
智障者是不幸的,由于先天后天的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像常人一样幸福的思考与生活。然而更不幸的还在于,他们由于缺少正常的思考与生活能力,进而遭到社会不正常的对待。社会给予智障者的,常常是不计其数的轻视、嘲弄甚至辱骂。学校、机关、工作岗位,无一不对智障者拒之千里。在替智障女儿买保险遭拒之后,一位家长终于忍不住在网络论坛里写到:“为什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