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领导人,洪仁玕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思想启蒙者。在他向洪秀全呈交的资本主义施政纲领《资政新篇》中,他提出了诸多特殊教育的思想,如把残疾人的教育纳入和谐社会体系、制订相关的法律、开展职业教育等。这些思想对我国近代以来的特殊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社会福利》2008,(9):F0003-F0003
康复中心是由美国世界儿童父母协会投资550万元于2002年6月在河南洛阳市儿童福利院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康复中心有床位150张,集康复治疗、特殊教育,护理为一体,对半岁至15岁因脑瘫造成的肢体障碍,  相似文献   
63.
2006年秋季学期,我在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旁听了一门名为教育规划(Educational Planning)的研究生课程,学生全部为在职人员,有中、小学教师,也有校长一类的管理人员.这门课的上法很特别,教授基本上不讲课,而是由选修这门课的每位同学各自联系一个机构,全班同学前往该机构参观并座谈,也有个别的几次是将该机构或拟介绍项目的负责人请到学校演讲并座谈.参观和座谈的具体内容由学生自主决定,只要在该课程的大题目范围内即可,即教育规划如何引导教育变革,使学生更多受益?变革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什么?  相似文献   
64.
《社会福利》2011,(1):F0004-F0004
为了让智障人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享有与正常人同等的生活与尊严,天津市社会福利院本着不断提高智障养员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生命质量的原则,着力打造以特殊教育为龙头,医疗护理、康复训练为载体的特色服务品牌,为智障养员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相似文献   
65.
王培峰 《学术探索》2011,(5):128-136
人的缺陷问题是认识残疾人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站在哲学的形上视域看,缺陷来自人的有限性的必然存在,残疾人的缺陷是人的缺陷绝对存在的一种相对形式或风格。缺陷的意识性存在是残疾人缺陷的真正所在。缺陷补偿是残疾人成长发展的必然方式,它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与残疾人的成长具有一致性。缺陷补偿的可能来自人的生命自觉。精神补偿的核心价值就是给人以超越性,教育补偿主要通过培育超越信念、启发自我反思和体验式的生命关怀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66.
随着我国对社会弱势群体教育工作的重视,高校也推出了免费师范生政策,并加强了对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扩招与培养。由于特殊群体往往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存在身体或智力的缺陷,其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心、耐心等职业素养比教学技能更为重要。因此在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中,师德教育是首要目标,是每个即将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也是特殊教育学校聘用教师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67.
《社会福利》2013,(12):F0002-F0002
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是由天津市武清区民政局、世界宣明会和美国慈亲基金会合资兴建的一所集养护、医疗、康复、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完善的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民办儿童福利机构,一方面积极引人保育、医疗、养护、特殊教育、职业培训和行政管理的国际化经验,另一方面主动与社区融合,发挥儿童福利院的辐射作用,普惠困境儿童。既彰显了国际化、社区化的特色,也为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有益路径。  相似文献   
68.
2009年11月16日下午,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冒雨来到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视察了该校的校容校貌、教育教学设施、学生的生活设施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该校更好地为残疾学生服务。自从2009年九月份,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学后,引起了全社会多方关注。新建的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坐落于永嘉县瓯北镇,占地面积185亩,规划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102个班级,可容纳1200名学生。该校由原温州市聋哑学校、永嘉县聋哑学校、温州市新码道学校、温州市盲人学校合并而成,包含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是集教育、康复和培训为一体的15年制公立、全寄宿特殊教育学校。温州市教育局局长林卫平说:目前,这所学校是全国规模最大、资金投入最多的一所特教学校。全市残疾孩子的入学率达99.34%,残疾孩子的教育基本得到了保证。在这所特殊学校里,软硬件设施如何?老师们是怎样教学?学生们又是如何上课?和普通学校区别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该特殊学校。  相似文献   
69.
70.
作为跨学科领域的特殊教育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特殊教育的制度建设上,存在着制度体系整合乏力、效率优先的残疾人教育导向、专业化支持缺失、制度运行的非操作性等方面的伦理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凸显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导向,强化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价值,相关制度的系统整合,以特殊需要教育超越残疾人教育,将专业化和支持力量作用制度化,并通过强化监督与约束机制保证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