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27篇
  免费   761篇
  国内免费   245篇
管理学   8717篇
劳动科学   614篇
民族学   811篇
人才学   2132篇
人口学   317篇
丛书文集   7937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104篇
综合类   20393篇
社会学   5935篇
统计学   1072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731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964篇
  2020年   978篇
  2019年   956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749篇
  2016年   1043篇
  2015年   1589篇
  2014年   3717篇
  2013年   3217篇
  2012年   3477篇
  2011年   4104篇
  2010年   3609篇
  2009年   4063篇
  2008年   4517篇
  2007年   2668篇
  2006年   2278篇
  2005年   2289篇
  2004年   1647篇
  2003年   1547篇
  2002年   1345篇
  2001年   1211篇
  2000年   897篇
  1999年   430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劳权在理论上的富足与现实中的赤贫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劳动法治往往只重视权利的直接赋予,却疏于关注劳动者的可行能力对劳权实现的作用。现实国情决定了只有借助劳动法治主体间的交往互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可行能力。这意味着劳动法治必须实现从关注"组织"到关注"个人"、从关注"实体性劳权"到关注"程序性劳权"、从关注"争端解决性责任"到关注"促成合作性责任"的转向。劳动法治的现实任务是通过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程序性权利以及劳动法治主体的角色责任去实现劳动法治主体间的交往互动。  相似文献   
992.
赵秀东 《职业》2016,(2):113-11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仅仅依靠一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足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要求,结合中职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分析,依托整个中职德育课教学平台,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优势,全面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从而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借助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平台,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作用,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提高中职生职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993.
计算机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尤其需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手法,学生在被动学习状态下接受知识和形成能力的现状影响了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结合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加强创新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4.
邱国强 《职业》2012,(5):60-6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火如荼,打破学科体系范畴,重构课程体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笔者所在学院的  相似文献   
995.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是为了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打造精品师范品牌,在原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的基础上,由教育系、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中心等单位合并新组建的一个新型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96.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职业时空》2012,(7):71-72,75
目前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中职毕业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却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以能力为本位进行中职机电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学生机电专业理论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必然选择。根据机电专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了岗位能力要求,从而确定了本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了基于职业能力和项目化的学习情景,以求改革原有的课程设计理念,实现专业课程教育与工作任务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相统一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97.
为培养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数控加工与编程能力,通过调研典型制造型企业,以其岗位能力需求为基础,以企业的实践过程为任务流程,规划了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的教学体系,并构建了基于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相似文献   
998.
毕曙明 《经理人》2012,(11):92-92
反向创新使得GE中国研发中心一战成名GE中国研发中心(CTC),是国内最大的独立外资研发机构之一,也是国内极少数具有基础科学研究能力的企业研发中心。近日,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CTC总裁陈向力博士对《经理人》分享了GE多年来在创新方面的感悟与收获,解读CTC在跟本土接壤过程  相似文献   
999.
周娟 《人才瞭望》2016,(22):15-16
护理实习生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后备军,其素质直接体现出将来护理行业的基本水平.而在临床实践的这一时期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学子成长为护士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强化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教学,同时兼顾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有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使护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护理人才.目前,关于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文章很多,笔者就其相关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学习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为了更好地利用过去的经验,增强学习效果,个人和组织进行学习迁移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迁移是指将在以往通过学习或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经验,用于解决之后所遇到的问题。本文力图建立系统的学习迁移理论,研究人、问题、环境的因素对于学习迁移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本文运用系统的观点,构建了学习迁移的PPEE理论模型,认为人的因素、问题的因素、人和问题的交互作用、以及环境的调节作用,会共同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本理论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学习迁移的机制。首先,将人的因素按照不同层面划分为后端基本能力、中端心理过程、前端知识结构,讨论了其各自对学习迁移效果的直接影响。其次,将问题的因素划分为形象相似性和抽象相似性,并根据这两个维度构建了四种问题间关系类型,并探究了其与学习迁移效果之间的关系。第三,同时考虑人的因素和问题的因素,研究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对于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第四,将环境因素划分为时间紧迫性和空间重要性两个维度,探讨了人和环境,以及问题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第五,基于系统整体的方面,研究人、问题、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对学习迁移效果的交互影响。本文还认为,该模型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同样适用于团队、组织、地区、甚至国家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影响各个层面主体的学习迁移。本文最后总结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并提出了未来研究课题。本文对丰富学习理论、特别是学习迁移理论,以及推动教育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