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65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305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21.
肖川 《社区》2014,(8):22-22
四十以后才明白,人世间最美的唯有情怀。倘若没有情怀,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利益算计、权钱交易,人的内心就会成为死寂的荒漠。正是情怀赋予世界以意义、色彩和美。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个拥有情怀的人,才是真正会享受生活的趣味与美的人。  相似文献   
22.
朱光潜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巴金、张天翼左联有场著名的争论。本是由朱光潜《眼泪文学》一文挑起的,涉及美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不动情和移情的矛盾。由于巴金的反驳偏离主题,而过去学界多把注意力放在朱、巴之争,忽略了和巴金一起的张天翼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十个拷问"。我们由悬想朱光潜可能对张天翼美学问题的回答作分析,进一步揭示"不动情"和"移情"矛盾乃立于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和矛盾上。恰恰是对这种差异和矛盾认识的不自觉导致了朱光潜(甚至包括王国维)提出的解决方案仍然不彻底。倘若对中西思维上的对立有清醒的认识,或许可以将朱光潜和王国维不自觉提出的"超物之境"和"无我之境"提升到自我意识的层面。这样,对体现中国传统的"以物观物"的虚静内敛的思维特征认识会更清晰些。  相似文献   
23.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以叔本华的哲学理论阐释<红楼梦>,是"新红学"初期重要著作之一.讨论了王国维的思想如何与叔本华理论、<红楼梦>产生共鸣,并探讨以哲学思想阐释<红楼梦>,该批评方法的优点及其不足.  相似文献   
24.
过去的10年,在我国文化史、文物考古史上,堪称收获极为丰硕的10年,它延续了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古代文献大量出土的势头,带给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相似文献   
25.
哲学无定论是20世纪中国哲学家明确提出并反复探讨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其实质是立足于现代哲学对哲学本性所做的一种探讨。这个问题在20世纪中国哲学中被鲜明地提出并得到热烈地讨论,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环绕哲学与科学关系问题相激互融的结果。严复、王国维、张君劢、丁文江、熊十力、贺麟在20世纪上半叶对这个问题予以了逐渐深入的探讨。陈修斋于1988年发表的《关于哲学本性问题的思考》一文,从元哲学的高度,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一问题予以了新的阐释,使这一问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鲜明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26.
王国维的<静庵藏书目>手书于其<人间词话>手稿本之后,收录书目170种,其中包括若干套丛书,书目写定于1909年5月之前,汇集了王国维从儿时一直到改治词曲之时所收藏的主要书目;这些书目从来源可分为家藏、获赠、自购、手抄四个部分,是王国维早期学术特别是词曲之学的主要文献基础和理论渊源;藏书目将此前借阅、购置的西方哲学与美学等书目排除在外,体现出其回归中国古典的淳朴愿望;王国维以读书为基本的生存方式,其读书之道,有很多就是在对藏书目中的书籍阅读中逐渐形成的;藏书目是解读王国维学术、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27.
王国维<魏毌邱俭丸都山纪功石刻跋>一文,对魏毌丘俭纪功碑文作了精深考证,为东北边疆民族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文本.从肃慎、沃沮、勿吉族形成发展的过程,魏毌丘俭纪功碑文中的"肃慎南界"在魏晋时期与"北沃沮南界"相符;彼时之玄菟郡治已迁至今辽宁省抚顺劳动公园古城;"小辽水"为今"浑河",但"魏志之沸流水"当在今富尔江.从<十六国春秋>卷二三<前燕录一·慕容廆>中所记慕容廆祖父木延事迹来看,在魏毌丘俭纪功碑文"威寇将军都亭侯"之后所缺的将领之名当为"木延".  相似文献   
28.
以经学作为理论资源 ,运用经学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话语方式来定义和评判文学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主流。时至 2 0世纪初 ,经学对人们文学思考的控制却难以为继。此时王国维的一系列文学研究活动颇引人注目 ,尤其是《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分别在小说论、词论、戏曲论三个领域消除了经学眼光 ,尝试了新型的文学批评模式和文学研究方法 ,其基本思路、价值体系和主要术语 ,都已凸现出“后经学”文论的特征 ,成为中国文论走出经学时代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9.
王国维翻译思想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的译论可概括为:"忠于"原文、概念"精确"、保持"神韵"、力求"易解",强调译者理解原语的能力、深厚的译入语素养、"历史之见地"。这些翻译原则丰富了中国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30.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境界说”以及以此为基础理论阐发的批评实践中归纳的重要理论 ,其实都围绕着一个评论基点核心 ,并以此为贯穿《人间词话》文学批评的精神 ,这就是真切与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