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62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553篇
社会学   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朦胧诗"是当代诗歌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是不断产生论争的诗学现象.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朦胧诗"缺乏统一的看法.论题通过回顾历史、重写重读的方式,从定义、论争、分期、地位、艺术特征等几个重要方面论述"朦胧诗",力求在澄清史实和整体把握"朦胧诗"的前提下,解决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张霖 《东方论坛》2002,(2):128-128,F003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曾经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它在沟通中西思想文化,建构中国新文学范式,完成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现代主义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被排斥在文学史之外,它的作用被有意地忽视和遮蔽了.直到90年代,关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才得以广泛深入的展开.目前可见的一些相关成果主要为文学史类型的研究,对"现代主义"这一舶来品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它与中国传统文学之间深刻复杂的内在关系等深层问题,尚无人详细考察.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造成了一个不小的阻碍.  相似文献   
33.
戴望舒前期诗歌创作中的个人主义由于与主流话语的悖离,历来遭到否定.即使龙泉明的"界碑说"也未脱离社会学批评模式.本文试从现代主义视角为戴望舒前期诗歌创作中的个我本位重新定位.从抒情领域及话语方式等方面系统阐述戴望舒的个我本位.  相似文献   
34.
针对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论争这一文艺理论争鸣焦点课题,对两者文艺理论的产生、演变及走向的透视,流派的形成,理论的界定,到引进、吸收、融汇进程的分析与论证,以全新视角进行历史反思。在邓小平“二为”文艺方针旗帜下,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双蒂并开、共同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文艺理论从新时期迈向新世纪。  相似文献   
35.
"有机形"和"几何形"是艺术设计的两种基本形态.将传统的艺术语言看成是基本形态的唯一特征,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它会使设计造型画地为牢.只有对基本形态的特性深刻理解并大胆把握和运用它们,才能创造出代表未来的新形态,后现代设计师的思想和他们的作品,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6.
“创造”诗派是一个兼具现代主义特色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属于后期创造社的几位“创造”诗派青年诗人 ,有着更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他们的艺术活动 ,更大规模地综合了不同门类的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交叉影响 ,在新诗绘画美的表现与追求上 ,显示了更为鲜明突出的艺术个性。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创造社“革命化”以后 ,“创造”诗派的新诗绘画美又呈现了新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37.
论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的悲剧性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康拉德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先驱,他的作品不但以印象主义著称,更以其悲剧性特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他在作品中努力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表现了人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38.
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现代主义作家接受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的原因,研究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对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其意义.--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下已全方位地实现了文学本体的突破,它不仅有理论主张,而且有使之成为现实的广泛的艺术实践.这一文学本体的转型具有革命性的先锋意义.  相似文献   
39.
消费主义时代仍有悲剧,但权利方与资本方无意承认.否定前政治的悲剧成为权利允许的主流,如"17年"、"文革"的历史悲剧,新时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政治悲剧.消费时代由于市场的需要,好来坞大团圆模式成为主流.消费主义时代的悲剧书写变形,张承志、史铁生的理想主义悲剧带有宗教思辨的超越性,残雪的现代主义悲剧置入人生人性的悲剧思辨与文革政治变形.罗伟章的人道主义悲剧展示了消费主义时代农民命运悲剧与人道主义严峻性命题.灾难书写是悲惨.第三种悲剧在中国缺乏作家的深刻表现.  相似文献   
40.
孙群郎 《求是学刊》2013,40(1):149-158
当代美国郊区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低密度空间蔓延、区位功能的分割、街区和街道布局的不合理。导致这种空间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欧美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影响是最根本的原因。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向"花园郊区"嬗变导致了美国郊区的低密度蔓延,以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欧洲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规划理论,导致了美国郊区在区位功能方面的分割,而美国的本土规划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低密度蔓延和功能分割,并进一步导致了郊区街区和街道布局的不合理。这种空间特征对美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拨乱反正。而厘清欧美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找到治理美国城市和郊区病症的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