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18篇
  免费   1302篇
  国内免费   252篇
管理学   11599篇
劳动科学   903篇
民族学   1021篇
人才学   1835篇
人口学   310篇
丛书文集   13738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3104篇
综合类   26563篇
社会学   4973篇
统计学   3524篇
  2024年   331篇
  2023年   1144篇
  2022年   610篇
  2021年   1034篇
  2020年   1145篇
  2019年   1180篇
  2018年   477篇
  2017年   997篇
  2016年   1369篇
  2015年   2117篇
  2014年   4892篇
  2013年   3927篇
  2012年   4719篇
  2011年   5374篇
  2010年   4777篇
  2009年   4999篇
  2008年   5554篇
  2007年   3949篇
  2006年   3288篇
  2005年   3218篇
  2004年   2556篇
  2003年   2564篇
  2002年   1985篇
  2001年   1875篇
  2000年   1518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产业集群:提升天津滨海新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成为地区或国家竞争力研究以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在发达国家,基于产业集群而形成的集群经济早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和亮点.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回顾以及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深入思考天津滨海新区所特有的经济条件和发展优势,提出了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实施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92.
产业损害程度测算指标相关性的有效消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除测算指标相关性是建立科学完善的产业损害程度测算指标体系的基础工作之一,提出了消除产业损害程度测算指标相关性的三种有效方法,即分离重叠源法、基于相关矩阵的消除方法和基于概念树的消除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利用分离重叠因素、相关矩阵分析和层次提升来消除产业损害程度测算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是优化产业损害程度评价指标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根据国家商务部的数据.2003年7月以后.中国的外商实际投资额连续5个月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出现连续5个月负增长。11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98亿美元,同比下降38.97%,是  相似文献   
994.
曹军 《决策探索》2004,(5):67-67
人力资本价值同等于企业盈利价值。有什么样的人才,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企业品牌。所以,在市场经济运行下的企业。能否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中国“世界工场”地位的不断巩固,中国的经济日益融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的企业除了与本土的“土八路”激烈搏杀外,还不得不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与来自发达国家的洋师傅同场竞技。人才已成为众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人才的渴求日益成为众多企业家心底最迫切的声音。  相似文献   
995.
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基本特征企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聚集在一起.是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形态.随着世界上诸如意大利北部的纺织业集群、美国硅谷的IT产业集群以及我国温州的制鞋,低压电器等集群的崛起.  相似文献   
996.
产业结构变迁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凝练。按不同阶段的产业发展特征,将美国二战后至今的产业结构变迁历程划为六个阶段,在分别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认为美国产业转型升级有五个主要特征,即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产业在国际间梯度转移、产品高附加值持续创造、不同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和产业生产效率区别增长的过程。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是驱动美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我国稳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加速产业跨界融合实践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进程等。  相似文献   
997.
立足于西南民族农村的产业扶贫实践,从基层政府压力型体制下的行为逻辑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质下型塑的生计模式角度,探讨了产业扶贫政策的运作逻辑及困境成因.指出基层政府面临着精准扶贫考核上的短期性要求与产业扶贫长期性之间的矛盾张力,出现了对政策的变通式执行,优先考虑能否达到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数据指标,贫困户能否真正脱贫成为次要考量.西南民族农村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嵌入于当地社会文化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追求的是农业生产能服务于家庭生活和社会文化需求,而市场化导向的产业扶贫政策难以与少数民族农户地方性的生计方式相适应,使得产业扶贫政策遭遇到民族农村传统生计模式的排斥.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江西省D县N村产业扶贫的个案研究,探讨农村地区产业扶贫成效、瓶颈及优化机制。研究发现:贫困地区受内外部条件制约,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无法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扶贫基地承担了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主要功能。然而产业扶贫基地却存在以下发展困境:产业多处于发展初期,扶贫对象受益有限;产业扶贫基地政策依赖明显;产业扶贫项目缺乏贫困户等其他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尚未形成产业扶贫大格局;扶贫产业价值链较短,产业效益有待提高;贫困农户利益诉求难以满足,参与产业扶贫项目意愿不足。最后据此提出相应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北京市6个区183份生猪养殖场户问卷调查数据,研究生猪养殖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行为与意愿,并运用有序Logistic实证分析生猪养殖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猪耳标佩戴、档案建立、检疫合格证获取等关系猪肉溯源实现的基础性工作开展较好;养猪场户对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水平整体较高,65.03%的养猪场户知道猪肉可追溯体系;信息强化之后,养猪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程度较高,84.66%的养猪场户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生猪销售、时间精力、养殖监控、政府号召、收购商要求、追溯认知、年龄、养殖年限、养殖规模显著影响养猪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从加大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力度、鼓励支持生猪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大力扶持和落实动物标识责任制和基层档案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结合中美两国历年投入产出表,深入比较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及其产业关联,研究发现:相比美国,中国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力较弱,经济信息化程度较低且存在弱化倾向;中国信息产业中间投入结构重硬轻软,对制造业过于依赖,服务业未能有效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中国信息产业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能力明显减弱;在最终需求结构方面,中国信息产业终端消费率走低,属于典型的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在产业波及效应方面,中国信息产业表现为辐射力不强与推动力不足的双缺失现象,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火车头前向引领和发动机后向助推功能未能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