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57篇
理论方法论   351篇
综合类   2258篇
社会学   9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寻根文学”时期,韩少功的作品明显体现出现代性启蒙话语的影响,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处于潜隐的层面;1990年代以降,韩少功对现代性的反思视角凸显,开始以多元化的包容眼光发掘传统和民间文化的价值,注重对传统文化资源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同时,韩少功将批判的锋芒转移到了当代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上,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媚俗和同质化倾向采取激进的批判立场,推崇有灵魂、有信仰的文化。  相似文献   
62.
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创作将视野转向处于民间原始状态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现代性语境下西方社会所关注的原始文化和原始思维具有疗救现代性文明病态的效果,而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来说,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创作具有揭示、批判民族根性中的蒙昧性和通过对原始文化形态和思维的表现唤起现代人生命活力的双重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对现代性反思的深入,对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创作的双重价值的关注在不同的时代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3.
64.
检视新世纪冯至《十四行集》的研究,从内外结合的版本研究、现代解诗学的实践、审美现代性范式以及比较研究四个方面,回顾近十多年研究成果,辨析和反思研究观念与研究方法,展望《十四行集》研究的可能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65.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体现在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上。基于CGSS2010年的数据分析个体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发现,越认同自己的环境保护义务、越多接触大众传媒、居住在城市、在闲暇时间读书充电的个体行动者,越倾向于绿色的生活方式;是否有过非农的工作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等并不显著影响对绿色生活方式的选择。现代性的发展带来了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和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促使人反思现代性问题,而反思性就孕育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66.
严复的进化论转变了中国人的观念,对20世纪初中国文化的转型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思潮都充满现代性判断和乌托邦追求,并用来指引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但它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分析还有较多的抽象性,不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探索中国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67.
师爽 《天府新论》2012,(1):126-130
中国美术留学生的跨文化身份中所蕴含的比较视野,带来了中国美术现代性进程的独特议题,在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道路上,产生了"引西方以批判中国传统","重建中国美术的民族身份","道路的选择与‘主义’的固着"等经验。这三个议题是中国美术所特有的,深深地带着后发国家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68.
发端于16、17世纪的现代西方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和前提上看,却存在一些迄今未易的教条。当代西方一些科学哲学家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其中谢尔德雷克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在一系列著作中,他深入揭露了诸如"机械自然观"、"物质和能量的守恒"、"自然规律永恒不变"、"物质无意识"、"生物遗传的物质性"、"记忆是物质储存痕迹"、"心灵只存在于大脑"、"只有机械医学才有效"等广泛存在于当代西方科学共同体内的教条。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这些教条形成的根源在于:西方特定文化传统的孕育、现代科学自身的特质、"科学世界观"对宗教的竞争优势及其与世俗现代性的共谋等。  相似文献   
69.
彭学明的作品《娘》将"娘"的形象还原到"天地"中去书写,使作品中所包含的自省与忏悔穿越了狭义的文化维度,直抵那被遗忘的自然与生命本身。这部作品包含着对自然与文明、生命与知识等问题的深度思考,它试图通过自然与生命的复魅来达到一种更彻底的现代性批判。  相似文献   
70.
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存在,"新移民"在文化上具有"山寨性"、"快餐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既是他们"扎根城市生活"的生活写照,也显示了他们"永不言弃奋斗精神"之下潜伏着的集体张力。"新移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再次点燃了城市的文化活力。"新移民文化"所拥有的现象特征与内生动力,显现出其所蕴含的城市革新力量与未来发展潜能。他们是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的一环,乃至成为整个中国未来现代化事业中值得信赖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