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2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79篇
管理学   800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56篇
人才学   167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3907篇
理论方法论   694篇
综合类   5911篇
社会学   646篇
统计学   10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793篇
  2011年   897篇
  2010年   907篇
  2009年   800篇
  2008年   1085篇
  2007年   910篇
  2006年   748篇
  2005年   728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对大学办学传统和特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学传统是学校办学经验、思想、理念等社会因素的集大成,办学特色是学校的办学风格。办学传统与特色在现代大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无效性的原因,指出我国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需要处理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3.
在现阶段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社会对他们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必须面对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高校毕业生供给相对过剩这一结构性供需矛盾。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进而提出只要高校学生工作措施得当,政策有针对性,就有可能缓解上述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64.
孟浩然的性格与其人生悲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浩然的人生悲剧主要是性格导致的悲剧,具体表现为理性精神与感性欲望之间的矛盾.在孟浩然的一生中,理性精神往往被纳入感性欲望的任纵之中,而人生的追求也最终在感性欲望的满足中被汩没、消解.  相似文献   
65.
价值理性是哲学应用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 ,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成果 ,它体现了人类理性的合目的与合规律相统一的本质特征。价值理性规定着哲学应用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应用结果的成败 ,是哲学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66.
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 ,中国代表团以绝对优势 ,位于亚洲各国之首 ,但是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较 ,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釜山亚运会的反思 ,具体分析我国的优势项目与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 6年中 ,全面改进 ,才能使中国军团在北京奥运会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67.
欧洲近代哲学产生的背景决定了欧洲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独立地探求真理,视人类理性为最高权威,用自然主义观点解释精神或物质现象,追求人的平等、自由与民主,这对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有重要的影响.但它的形而上学性与机械性,则对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8.
教师成长的快慢受制于两个重要因素即经验和反思.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利弊得失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进行的审视分析,对教师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进行反思有个体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观对西方政治哲学的理想社会观进行了评析,认为西方政治哲学的价值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是构建理想社会的政治思维,理想社会体现了智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政治传统,理想社会建构关注财产关系的安排,制度主义是西方政治哲学理想社会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70.
张德礼 《南都学坛》2006,26(6):52-55
二月河的清帝历史小说能够赢得接受大众的广泛认同,缘由之一就是他在艺术与历史的有机融合中以清醒的哲理意蕴追求,突出了对人的生存与生命意义的关注,即人的实践理性精神的张扬。这种实践理性精神正是康德倡导的超越了感性欲望和个人幸福与自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意志动机下的行动意识。它集中体现在二月河对康、雍、乾三代帝王尤其是雍正皇帝及辅佐他们的一批重臣贤相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上。由此进入文本,也许可以克服那种拘于历史事实或囿于宏大历史叙事的某些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