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1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00篇
丛书文集   1319篇
理论方法论   202篇
综合类   2710篇
社会学   271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翻译中心智距离存在的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难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难的原因有多种,涉及许多内在和外在诸因素,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成因是译者与原作者之间客观地存在着“心智距离”,即译者在语际传译过程中,受自身诸种内在因素的制约,不可能真正地深入到原作者的内心中去,与原作者同思维、共呼吸,与原作者的意旨彻底复合。当代西方流行的接受美学理论为这一现象作了很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62.
本文阐述了认知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作用,探讨了英语听力教学的原则:分析和评价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学生已有的图式,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听力内容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3.
儒家思想是以政治伦理为特征的。受其影响,文学成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教工具;儒家中庸思想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形成了以“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道家关于“道”的论述,为文学本体论的建立奠定了哲学基础;道家“虚静”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自由翱翔的空间;道家以自然为美的思想开创了以自然质朴为美的审美观。儒道不同的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学的两种性格,在文学的发展道路上,它们融合互补,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64.
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对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含义比较抽象,理论学习者与实务工作者往往因不能准确理解它的含义,而难以正确应用它。本文正是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含义进行解释,以便帮助理论学习者、实务工作者理解与应用该原则。  相似文献   
65.
儒学自传入日本后一直从属于神道或佛教思想,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至江户时代,朱子学才因其思想本身固有的政治功用性而得到德川幕府的扶持,在江户日本迅速兴起并形成了诸多派别。同一时期日本还出现了阳明学、古学等与朱子学对抗的思潮。日本的朱子学各派在本体论上大都继承了朱熹"理先气后"的"主理"倾向,而反朱子学则或是坚持"气一元"论或是坚持以"心"为本体的哲学立场。整体来看,日本近世儒学各派在本体论思想上都体现了继承自宋明理学中源自佛、道的重视整体、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一元论倾向。这一特征在之后的明治时期同德国观念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日本哲学的唯心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66.
王久才 《北方论丛》2016,(6):143-146
魏晋时期,玄学家郭象和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虽然身处不同时空,但却先后对世界的本原各自提出体系完整的“独有论”和“存在论”。二者思辨的逻辑理路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时又分别从具体存在物总合和最普通、最抽象、最一般的类本质的哲学概念两个角度探讨“有”和“存在”的特征与属性,可谓迥异其趣。此二者的思想在其所处时代,乃至后世对于哲学的发展皆具有巨大影响,其中佛教和基督教对二者学说承继的扬弃,对于从全新角度深入研究二者学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传统二元框架中的自我概念是把自我作为一个既定的和完成的主体,探讨理解主体的自我认知和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将有助于超越这种概念,进一步发现理解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建构,从而能够深化理解发生过程的本质和结构。  相似文献   
68.
混合模式综合了多种模式教学的优势,特别是在网络支持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不仅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还突出了其特色,使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前,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已趋于成熟,结合网络背景下该教学模式应用的现状,研究其应用的思路和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9.
阐释学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的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阐释学被引入国内,为国内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国内学者开始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加入时代特征以及是否与原作者在视域上达到融合。本文将从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个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阈融合、有效历史角度,阐述名著重译的合理性和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0.
王元骧 《学术研究》2012,(4):143-151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不同于直观的唯物主义,就在于它引入了实践的思想,突出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与现实的各种关系都是在实践过程形成的,作为审美关系的客体的美不是纯粹的自然属性,而只能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在意识领域,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文学就其性质来说也必然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在人学本体观方面,人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文学是以人为对象和目的的,所以也只有把实在论维度和目的论维度统一起来才能对“文学本体论”作出科学的回答.这都需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按照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探讨,这是直观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所根本无法理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