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73篇
  免费   1357篇
  国内免费   289篇
管理学   17949篇
劳动科学   1071篇
民族学   2214篇
人才学   2534篇
人口学   991篇
丛书文集   17456篇
理论方法论   4088篇
综合类   35616篇
社会学   7725篇
统计学   2975篇
  2024年   408篇
  2023年   1321篇
  2022年   732篇
  2021年   1325篇
  2020年   1357篇
  2019年   1565篇
  2018年   529篇
  2017年   1135篇
  2016年   1610篇
  2015年   2659篇
  2014年   6947篇
  2013年   6326篇
  2012年   6813篇
  2011年   7649篇
  2010年   6632篇
  2009年   7123篇
  2008年   8088篇
  2007年   5746篇
  2006年   4949篇
  2005年   3947篇
  2004年   3126篇
  2003年   3475篇
  2002年   3180篇
  2001年   2378篇
  2000年   1690篇
  1999年   609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马克思的生态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理论中,马克思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同时也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对于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和谐思想,分析其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与启示,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和谐视域中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雪松 《理论界》2008,(8):141-142
在新形势下,以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为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适应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关键问题是处理好新农村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系,农村传统文化、特色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关系,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和谐视域中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化建设新的生长点、完善农村文化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993.
童牧林 《云梦学刊》2008,29(3):58-60
岳阳是一座有山、有水、有历史、有文化、有思想的城市.认知城市是文化美学分析的极为重要的一步,它有助于人们欣赏和建设城市的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994.
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没有和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不可能走远.而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不仅给我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带来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本文深刻阐述了节能减排给电力、建筑、轻工、制药、机电等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95.
胡艳琳 《云梦学刊》2008,29(3):20-23
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学正随之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学术.海外汉学研究客观上有利于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反现自身的文明,但其最初的出发点、主观动机并非完全出于利他主义.而今日中国学界在与国际学界对话时,往往无视汉学的功利性与目的性,以一种仰视的心态看待海外汉学研究,在本应曩具自信的领域反倒极尽谦卑之能,流露出与国情相反的文化不自信,使得民族文化身份成为一个问题.对于海外汉学,应借鉴其方法,立足于本国传统,深入本土问题,放眼未来发展,才能真正重建中国学人的民族、文化、学术自信,与国际学界平等时话.  相似文献   
99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新时期全党应该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全国各项工作应该贯彻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拟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谈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7.
市民文明素质是民族文明素质的主导和标志,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对国内外有关人的素质研究的借鉴为基础,在市民文明素质研究的视域中揭示市民素质“文明”的本质:即市民的文明素质不仅是市民个体的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而且是市民在城市“公共领域”活动和交往时所体现的自身所具有的公共意识、公共素养。本文在探讨市民文明素质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构建市民文明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方法以及评价体系模型,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东城区市民文明素质开展评价,创新了市民文明素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98.
一、建设工程投资应遵循基本建设程序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必须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程序就是建设项目从项目意见书到建  相似文献   
999.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入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这就是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的本来面目。探讨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使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可以确立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的重大发展。这种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正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若非小儿彬彬远赴澳洲就读,怎可能将纽澳列入旅游计划中;若非永续发展蔚为全球当红议题,也不会特别注意自然生态的多样姿彩!澳洲,遗世独立的南半球大陆,尽管历史、文化不足以做人,建设规模亦无法与欧美建筑、中国古迹之雄伟相比拟,却以环保科技、生态保育傲视寰宇,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