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实践唯物主义转向,其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诠释。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实践唯物主义转向构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新阶段,这一转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维度的注目、发掘和弘扬,有其深厚的人文根基。人文作为实践唯物主义转向之根,具体地表现在:理论表达的人文化、思想支撑的人文蕴涵以及原发动力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斯.韦伯研究社会学的方法是理想型的思维模式加上价值中立的评判原则,他强调现代工业资本主义是古代资本主义的合理化;基督教的理性锻造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认为理想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理性化 人文精神=现代资本主义。他否认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未来,这是他片面强调意识决定作用所必然出现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欧阳文 《源流》2011,(17):64
由旅穗埔人文化研究会、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梅州市文物鉴赏收藏协会承办的中国知名期刊社"梅埔文化考察团",由团长刘胄人(广东《新周刊》总编辑)、副团长林文强(广东《源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率领,中共中央《求是》杂志子刊《小康》杂志社社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叙事结构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江梅 《云梦学刊》2008,29(4):79-84
与西方"时间化"叙事结构模式相比,中国古代叙事结构模式呈现出"空间化"特征.表面看来似乎毫无章法,但却同样具有内在的经脉和联络,往往通过事件之间的罗列、连缀和组合,如电影中的"蒙太奇"一般,产生叙事结构的整体感与深层的哲理性意味.因此,中国古代"空间化"叙事结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技巧.其中往往隐含着某种人生、哲理的意味.它既内在地统摄着叙事的程序,又外在地指向作者所体验到的人间经验和人间哲学,已经深刻地"人文化"和"哲理化"了.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人文化方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导致了现代工业城市的种种困境,使人类社会难以为继。因此,近20年来,城市发展理论从片面强调经济因素开始转而关怀人文。本文以此为依据,在分析现代城市困境的基础上提出21世纪的中国城市应重视向人文化方向发展,并构建了城市发展的人文纲领,从反贫困、功能网络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为21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提出了建议,在既注重人文又不忽视经济的原则下,寻求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制衡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对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人文化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与人文的失调集中表现在当今“真”与“善”的冲突上。文章试图用东方心性之学来解决这一困境 :将科技人文化即主要是科技道德化 ,尤其应当把心性形上思想融合到现代科技实践中 ,使其尽量避免负面效应 ,发挥正面功效 ,福祉人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日本东北地区福岛县西部的三岛町为例,探讨了日本过疏农山村衰落的地理过程及其振兴的途径;借鉴日本地方政府对过疏农山村振兴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农村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涉藏网站建设现状及进一步发展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深刻影响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对于相对封闭和偏远的藏民族也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以当前国内的涉藏网站之一--藏人文化网的创办、发展历程和现状为例,结合涉藏网站整体的发展进程和现状进行多方位的探讨、交流,共同分享行业经验,以便于涉藏网站在未来具有更为合理、快速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更好地为信息化时代的藏区服务.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新儒家唐君毅、牟宗三与徐复观对于儒家与宗教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徐复观主张儒学自先秦之后只有人文内容,因而否定宗教的神意位格性与法则超越性;唐、牟两位之"即人文即道德"与"即人文即宗教"的观点,则是一方面肯定伦理生活中人文设教的重要,另一方面又站在"即内在即超越"的立场而有别于位格神意的宗教界定.可以说,徐复观是内在主义地去除宗教,唐、牟两位则是内在超越地护持宗教.除了以人文审视儒家与宗教的关系角度之外,传统儒家对于宗教还有另一种观点,此与祭祀对象的存有性格有关.自汉代以后,这类对象的"气化"性格逐渐跃上宗教舞台,如何面对甚至对治这种性格,乃成为儒者宗教论述的工作之一."人文化"与"气化"是儒教的两条重要线索,由气化来"拯救鬼神"的论述尤其能够让当代新儒家的人文宗教拼图更为完整.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把市场关系引入办学领域,在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人才评价、科研项目设置等方面一味迎合市场需要,出现了大学办学泛市场化倾向,这实质上就是办学上的功利主义。而今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严重缺失,社会公民人文素养普遍下滑,与此不无关系。只有将大学办学理念回归到以"人文化成"为立命之根基,大学才能在泛市场化的洪流中,秉持大学精神,着实担当引领社会文明,促进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