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汪沛 《浙江学刊》2008,(3):111-119
明代山人群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引人注日的文士群体.作为明代山人的狂异之士,徐渭以其感同身受的独特遭际,勾勒出明代山人别样的人生与情感世界,为我们研究山人文化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本文围绕入而不用的共同命运、避而不入的别样人生和滑稽恢突的自我解脱三种不同的人生样态,以王寅、杨珂、陈鹤为明代山人的典型个案,分析山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52.
中国叙事时间的还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类经验的时间 ,是叙事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从中国叙事作品中最常见的时间表述形态入手 ,以大量的资料探讨了时间表述形态的文化密码、叙事元始的时间整体性、叙事元始的时间表现形态 ,以及叙事时间与历史时间、时间顺序和预叙的文化意蕴、时间幻化与翻过一面看人生、时间人文化和独特的时间刻度的选择、时态非原生性及其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揭示出中国独有的叙事时间体系 ,以及形成这种体系的深刻的民族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53.
54.
世纪之交大学班集体管理应立足于适应社会需要与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独立统一观。本文就班集体的社会职责、教育内容与文化的关系、其社会功能及自身的属性等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5.
技术创新人文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现实问题。在实践中真正实现技术创新的人文化,应从其设计阶段、知识运用和社会整合阶段三个维度促进技术创新与人文的融合,使技术创新中潜在的人文价值在应用中转化为现实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56.
兰善兴 《民族学刊》2013,4(3):44-53,108-110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在中国艺术史、美术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不仅如此,从其中还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特征。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恢复并接续了上古中国山川"圣地"崇拜的传统。山水画及其创作理论将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生命力"看作是山水画的最高追求。在这种追求中,蕴含着山川在"封建"之前的神圣性,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则和秩序。只是,山川的神圣性,并不直接体现为远古式的"圣地",而更加人文化。在这种人文化的神圣性中,文人士大夫在"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之下,或有意或无意地使得山水画发挥了接续"道统"的作用,而这一点又使得山川与近期关于人类学文化自觉的讨论产生了关系。  相似文献   
57.
语文教材的审美化是整个语文教学实现审美化的基础.通过对语文教材中"感性美、理性美、个性美"三大元素的分析,初步提出未来的语文教材应该以"科学化序列、人文化内容、艺术化形式"三大方向,进行审美化体系建构,促进教材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58.
59.
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是小说叙述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的对比形成叙述速度的变化,<聊斋志异>通过对叙述速度的控制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构造了奇异的叙事时空,表现出对夜晚时间的偏爱;幻化时间和人世时间的对比也是古典小说中常用的技巧,在<聊斋志异>中二者的变化更是丰富多彩,时或一致时或迥异,突破了古人的常规思维模式,表现了丰富的时间意识观念.特定的时间选择和丰富的时间变化显示出浓郁的人文化气息,与小说的主体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0.
城市绿地景观人文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城市绿地不仅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美化城市的作用,而且还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园林景观应该具有文化内涵,体现每个城市独特的人文文化,以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