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唐诗格中的用事理论主要存在于王昌龄《诗格》和皎然《诗式》中.和前代相比,用事在唐诗格中首次统一了称谓,被作为一种基本的创作手法予以讨论;确立了“如己意而与事合”和“用事不直”的基本运用原则,并使用事理论向具体、可操作的技法层面发展;同时皎然关于用事和比的辨析也反映了唐人对这两个诗学概念内涵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许连军博士的《皎然〈诗式〉研究》,是大陆地区第一部系统论述皎然《诗式》的学术专著。该书对皎然及《诗式》予以了全方位的考察,烛幽洞隐,颇富新见,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论思维能力。全书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并重,展示出了一种扎实的学术训练和良好的学风。  相似文献   
13.
意静神王是意境创作心与道契的创作至境 ,妙用无体是性相圆融的审美极致。二者贯穿于皎然以意境说为中心的诗学理论 ,是正确阐释“但见情性 ,不睹文字”这一诗学命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唐末诗僧皎然想给诗歌创作树立一个理想的艺术准则,于是创作了《诗式》,使之能“庶几有益于诗教”,能使“无天机者坐致天机”,但是《诗式》对谢灵运的诗歌评价与对唐代诗人的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5,(11):93-96
盛唐诗学高峰之后,皎然的《诗式》从文学本体的角度对唐诗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总结了诗歌的内在规律,提出了新的诗学观点。皎然《诗式》提倡"中道",主张文质自然统一,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文质思想。皎然的文质思想对近体诗学作了理论上的总结,开启了中唐晚唐诗学,对宋代诗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诗式>是皎然晚年的作品,<诗议>是皎然早期的作品.<诗议>肯定用事,基本否定齐梁诗,反对俗巧,但大历时期文风崇尚俗谑,盛行游戏为诗,士风狂放不束,盛行洪州禅,对齐梁诗的看法有了变化.因此皎然晚年<诗式>,不但不再反对俗巧,反而赞成戏俗,赞成调笑一格.对齐梁诗多持肯定态度,否定用事.这说明,从<诗议>到<诗式>,皎然文学思想有了交化.认识这种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大历年间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皎然是唐代著名诗僧,唐德宗敕写其文集十卷入藏秘阁,历经宋元明清数代传世,至今已出现多种版本形态。湖东精舍抄本《杼山集》即是国内现存的五种明抄本之一。通过对其版本形态进行详细考述,并从集名、序题、收诗数量、异文等方面与四部丛刊本《昼上人集》进行对比,以探明其版本特征,并认为该版本系影抄自柳佥补遗本,也或许就是湮没多年的柳佥补遗本。  相似文献   
19.
皎然与禅     
皎然的诗多禅意,可总结为不嗜浮名薄利,深谙无言而道合之理,探寻幽远、空寂闲静之境。他的诗论,谈及的意、境、情、景、象涉及到了间境问题,其理论思想,多来自佛教,对后代以禅论诗有重要的启示。皎然的“复古通变论”也有与佛学思想相关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张晶 《学术研究》2006,(8):141-144
皎然非常重视诗歌创作思维活动,借佛教术语称之为“作用”。作用在佛学中代指思维活动,而在诗歌创作中指能动的、艰苦的、深奥的创造性思维。皎然认为,浑然天成的诗歌境界必须通过至难至险的艺术创作思维活动来实现,这种艺术思维并不是拘泥于字句苦吟,而是要造成诗歌内在开阖动荡之势,“逸”正是作用运思中的自由和超越;作用与感兴不同,诗歌意境不是感兴的产物,而是作用的结果;皎然对诗歌史的描述也是以作用为线索来显现其演变轨迹的。“作用”说是皎然诗论的一个核心范畴,深刻体现着皎然诗学思想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