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1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206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59篇
人才学   5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140篇
理论方法论   329篇
综合类   4401篇
社会学   35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反讽叙事在萧红的小说中是进行国民性批判的主要叙事策略,这种对反讽的自觉运用使作者以一种更具审美性的方式含蓄而诗意地表现国民性批判的意图,同时也是萧红小说语言诗化特点形成的原因之一。反讽机制的运用使萧红的小说叙事实现了对现实世界和人性世界的深层揭示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62.
63.
本文论述张欣写作的独立品格及其特殊意义,突出都市和女性两个类型主题,并指出:作者在文本的建构和大众化叙事等方面,都作了极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64.
刘庆邦是近年来小说界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回归传统和生活本原意义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小说的叙事风格值得关注。本文试从政治观、爱情观、心理、细节四个方面阐述作家带给阅读者的诗意感受  相似文献   
65.
“新历史小说”,自生成之日起就存在着命名、指认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争议,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其自身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有关之外,还与其叙事上的独特角度密不可分。有鉴于此,结合“新历史小说”出现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其结构特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即第一人称视角与“历史”同步、聚焦变换与情感演绎、民间视野及其视点应用进行阐释,就成为一道重要的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66.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继《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延续了作者作品的一贯主题:梦想的幻灭,但作品在结构安排、叙事角度和主题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7.
右安门旧事     
右安门的"门" 像北京许多有名无实的地名一样,右安门没有"门"已经整整50年了. 古时的右安门不是根据"左西右东"的地图属性所命名,而是从内廷(紫禁城)的角度来测定的方位.  相似文献   
68.
戴中洁 《南都学坛》2008,28(1):63-65
《海上花列传》是一部取得了巨大文学成就的吴语小说,具有极大的解读空间。若将叙事结构分析和文本解读结合起来,则可避免误读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小说对叙事结构的选择,在显性层面上体现了对《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优秀古典小说叙事艺术的继承;在隐性层面上,则反映出作者对海上花国这一主题的世界观层次的理解。作者并非以揭发狭邪之恶、警醒人心为目的,而是出于人道主义,怀着对妓女这一特殊女性群体的深切同情,完成了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69.
在小说《色·戒》中,张爱玲运用现代叙事方式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这里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形式角度详尽剖析张爱玲小说现代叙事艺术,指出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限知视角对全知视角的侵入、叙事时间对故事时间的超越是小说《色·戒》叙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70.
古代小说评点家归纳出许多小说叙事技巧,但“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小说最基本的叙事手法。《春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的笔法与小说叙事技巧异曲而同工,依次表现为露珠映日一叶知秋,草蛇灰线绵针泥刺,曲笔回护褒贬有度,明镜照物妍媸毕露。总体特征是文约而意丰,委婉而多讽,即“春秋笔法”之尚简用晦而意含褒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