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5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有七个人住在一起,他们每天都要分一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  相似文献   
102.
刘向校定诸书,写出叙录,又关注时政,屡次上书,还辑录旧文,著有《新序》、《说苑》等书,从中表达出自己的文学观点。他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与现实意义,肯定符合经义的文章;注重赞美与讥刺,要求诗文对政治发挥积极的作用;继承前人诗乐抒情言志的理论又有发挥,提出"志诚通乎金石"之说;探讨言谈论说的技巧,强调语言文辞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从情感的真实看散文的虚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注重写实并不排斥虚构。散文表现的核心是真情实感,情感的真实让散文的虚构成为可能,散文通过虚构将物象转化为意象,以虚构的技法达到“假中见真”的艺术效果;散文的虚构遵循情感的逻辑,散文在虚构的过程中“敞开”了主体的情感世界,实现对真情实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4.
钱杰生 《生存》2020,(12):0006-0006
作文教学一直是横亘于语文教学的第一高山,如何写好作文,做到能自觉为文以传情达意?个人以为须得先有兴趣,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再有积累,做到“胸”有沟壑,则平常的生活点滴日积月累而油然生发出一吐块垒的写作自然;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运用写作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懂得合理的运用写作技巧,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提高为文写作的能力,则学生方能由内而外的由“怕”作文到“想”作文。  相似文献   
105.
作文教学,从来没有套路可循,目前的学生作文,主要问题是缺乏真情实感。本文从积累写作素材、激活写作欲望、精心指导写作、滋润写作激情等几方面,介绍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06.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教学中,要求习作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人手,从学生的实际人手,引导学生说真话讲真情,表达真情实感。“以做人为习作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在育人的活动中实现作文教学的目标,使作文活动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把习作教学和学生做人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习作教学中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07.
在初中阶段,学生作文基本上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这些文章虽有真情实感,但有时并不能很好地打动人、感染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呢?是因为为数不少的作文语言过于平淡.就好像一个五官端正的脸面没有光彩,十分暗淡,缺少亮色.不生动,给人留下美中不足的感觉。由此可见,语言生动对于作文的重要性了。只有作文语言生动,作文才能由“暗”到“亮”,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育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但作文仅做到真实还不够,还要有情感。小学生的作文要从“真实”起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已的感受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  相似文献   
109.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真情实感的境界。可运用音乐、插图、关键词句、感情朗读等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入境",使他们感受课文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10.
融画家情思和感性于一体的艺术情感,对于绘画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如何使绘画创作的艺术情感得以丰富,从而增强作品的意境,丰富作品的审美内涵,则是画家们都在不断努力探索的问题。然而,无庸置疑的是,艺术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学习传统艺术,增加学识,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以独特敏感的审美之心去直观体味那深存在自然与人生的内在关系,正确地认识现实,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画家的真情实感真诚地反映在绘画创作中,作品的艺术情感定会更加深厚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